我家是河北的,记忆中二十年前的冬天好像比现在冷的多。那时的房子低矮但是墙皮薄。室内温度很低。屋里只有一个煤球炉子,除了做饭时拉开火门,让火旺一些,其他时候都是压死的。屋里是冷的,被窝里是凉的,很少时候脱衣服睡觉。就算脱了,也是将大衣,棉裤等都压倒身上。冷得极了,就拿一个输液瓶子灌上热水,轮流暖一暖。很多时候,睡了一晚上被窝里还是凉的。受罪呀!
灌水热水袋,就算不是20年前的冬天,现在这个玩意也还是很好 用,主要是安全。如果家里停了电,那么,热水袋就要派上用场了。烧一壶热热的开水,灌进热水袋中,提前放进被子里,等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就是暖暖的。现在没供暖的时候很多人也是这么取暖的把!另外还有炉子、小太阳等等取暖工具,现在很多都被淘汰了,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很温馨有没有!
蜂窝煤炉子是一种很小但十分方便的火炉,以前农村家里都会在冬天囤上一堆蜂窝煤,主要用来烧水做饭,十分方便。炉子底部有透气孔,孔盖可以调节。虽然小巧方便,但毕竟不如以前的大泥炉子烤东西方便,也不如它暖和。但是现在这个东西都不提倡啦,毕竟对空气不好,家家户户都是用天然气了,取暖有专门暖气管道了。
20年前还有人记得蜂窝煤火吆?或者土坑?灌满热水的输液瓶?还有花被子围在坑上的小孩?河北人的冬天似乎格外冷,我们喜欢趴在窗格上呵着热气写字,穿着妈妈做的夹袄和带汽眼的黑棉鞋,奔跑在北方的雪地上打雪仗。女孩子都是粗粗的黑辫子甩来甩去,记忆中的冬天一般是红棉袄黑棉裤,还有童年的欢笑声。
我们家都是土炕,土炕是北方地区独有的过冬神器,每个河北老人家的记忆里,一定有那么一方土炕,下雪的冬天,大家都围坐在热气烘烘的土炕,一边烤着窝窝头或者红薯、花生等等这些自家院里都可以种着的,一边唠唠家常。这样的情景,光想想就觉得整个冬天打心眼里暖和舒心,最主要是太有氛围了。
二十年前我们农村人就用煤,烧个铁炉子,一年就烧半吨煤,那个时候冷了就在家里围着炉子,现在烧上天然气了,取暖好了和城里一样家里也干净了,就是开支太大了有的人根本负担不起一个月我家交了1000元,昨天又交了1000元到过晚年还的2000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