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决定这辈子就要做研究,从事科研。(起码在二十年之内)。请毫不犹豫的读博,而且一定要去有潜力有锻炼的导师那里,多发文章,博士期间起码有个几篇JACS, Angew,然后去做博后,镀金回来一圈,再有几篇一区文章,一本学校都可以进了。
2.如果你只是兴趣,但并不一定是要一直从事科研,可以考虑。我的切身体会,当年以为合成是真爱,但是现在发现我太天真了。
3.关于家人对你读博的期望,如果家庭富裕,只是觉得博士学会还有面子,挣多少钱不在乎,可以考虑。如果指望博士出来工作养家糊口买房买车,如果你在帝都,请毫不犹豫的转专业!!!
4.除了以上以外,化学既不是真爱,你也不想搞学术,家里也不是富豪,你仅仅侍从就业趋向考虑,请转专业!!!! 真的,切身体会啊。我就这么说吧,帝都,合成博士,出来还是像在是实验室一样干活,一般月薪是13-15k税前,基本不解决户口,加班是常有的事。反观我硕士在IT的同学,工作两年户口搞定,月薪税后15k以上,工作8小时弹性制。至于我那些学金融经济债券的同学,不要太土豪了好不好!!而且基本都是硕士毕业,工资碾压我们博士毕业的!这就是现实,反观美帝也比我们好不了多少。付出回报根本不成比例好不好!所以哥基本决定是转行了,对,哥博士毕业都要转行不做化学了,就是这么任性!!!
5.多说点关于化学的,有机博士其实在化学类里面,收入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付出的也是最多的。例外,有机合成很伤身体,这是真的,我们系绝大多数老师(男),家里的孩子都是女孩,据说准备要孩子前还要提前几个月就不去实验室。今年从美帝的同学回来跟我小聚,说我现在皮肤差得不成样子,他们做合成的同学也都这样。天天跟各种溶剂接触,皮肤想好也没办法。
一个行业有出路,指的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不会因为这个行业本身的原因而得不到应得的待遇。比如一个人学计算机,学机械,学精仪,学航空航天,学电机,学电子,学土木,学建筑,学金融……从相似的平台付出相似的努力就可以得到相似的回报,但化学就要差一大截。所谓“有没有出路”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不是说年薪超过二十万人民币算有出路,否则算没出路;或者给四十万房补算有出路,不给算没出路。所谓“没出路”是说,我和小A同学一起上学,一起读了博士,付出相似的努力,毕业后找工作,仅仅因为专业不同,他投20份简历收到15个offer,而我投20份简历收到2个offer,同时起薪还不到他的一半。虽然这份年薪在中国看来很可能也不算低薪,但和同等资历的人相比,要差一大截。在美国,制药巨头公司的资深化学博士大概和互联网巨头公司刚入职计算机硕士的年薪相当。这种差异和个人的所谓“能力”无关,完全是行业的状况导致的,这就叫“出路不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