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老年人大多数只注重身体素质,有没有吃饱穿整洁,其他方面基本上就忽略不计了。即便是遇到心理问题,老年人也不一定知道如何使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所以,留守儿童和隔代教育中的孩子,最容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加之父母亲长期不在身边,也缺乏安全感,使孩子更加渴望得到认同,而祖辈们通常并不懂得该怎么做。
隔代教育的孩子,我想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孩子心理的变化吧。因为老人很难通过孩子的行为来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比如我周边的邻居家里,老人带孩子的多,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每天看到父母要去上班离开的时候,特别是妈妈走的时候都是一通哭闹,老人就判断是妈妈太溺爱孩子导致的。其实孩子是希望得到妈妈更多的关注和陪伴。
生活习惯问题,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宝宝来说非常重要,利于以后的入园生活,譬如饭前洗手、到点睡觉,但是小朋友经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讨价还价,爸爸妈妈只要严厉制止,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立刻跳出来,“有什么关系啦,不就一次嘛”。
孩子的教育问题啊,老的观念是,孩子白胖才最好。老人也总希望我们的孩子吃得很抱,习惯不停地喂,及至追着喂。长期塞给孩子食物,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不把吃饭当成是一个正事,也不把它当成一个快乐的事。自然地,这又引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吃饭困难问题。
我觉得是孩子情感的需求,好多的父母外出打工,一走就是几个月,有的可能会更长时间,在他们看来给孩子赚了很多的钱,孩子应该是很满足的,会很感激自己的父母,岂不知正是因为这样的随便“放弃”孩子,孩子的心里,他们的情感需要不能满足,他们需要的爱不是钱。
应该是孩子对于妈妈的渴望吧,隔代教育中的孩子接触父母的时间不太多,因此当他们看见爸爸妈妈时会新鲜会激动会想要粘着爸爸妈妈,但是上了一天班的妈妈很可能会因为累而拒绝孩子。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