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实的自我随着人的成长,社会化而受到不断的压抑。有些压抑是良性的,有助于我们培养坚韧的性格,在实现自我的道路上,不会因为挫折就放弃。让孩子在心中建立起一种偏颇的价值观,「男孩子不能示弱」、「示弱是可耻的」等观念。这些观念伴随孩子成长,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不敢伸出援手,在需要求助的时候不知该怎么办,直到心理崩溃,父母才惊觉孩子有苦难言,却难以挽回憾事。同样地,长辈常将隐忍视为美德,加上平常在职场或生活各处,为求生而虚情假意的活着,种种举动一方面伤害他人,一方面也在伤害我们自己。因此通过宫斗戏,无论是对自己,或者重要他人的移情,都使我们活出真我的冲动,希望自我某些长期压抑的欲求得到满足。
印度宝来坞影视产业之蓬勃,只有美国好莱坞能与之比肩,背后原因就在于电影是印度民众的重要娱乐。民众看电影只用花几块钱,就能从生活的辛苦中获得慰藉。宫斗剧的背景首先是皇宫,里面的亲王、妃子各个身着华服,住在华丽的宫室之中,从简单的洗漱到吃饭、睡觉,每一样都特着高贵与精致。这和一般民众为生活所苦,几块买菜钱都要锱铢必较的生活景况,彷佛是在参观美术馆。宫斗剧的要素,除了宫廷,就是人际之间的权谋、尔虞我诈的政治角力。每个人都可以在剧中的某个角色上,看见自己,或是看见某个影响我们生命的重要他人。
过程再激烈狗血的宫斗剧,最终的结局也得让所有人的角色尘埃落定,就像一个人的人生,少年的热血、青年的奔放、中年的和缓,走到老年的静默。观众欣赏了一段艺术表演,同时在移情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就算毫无感动,能够在生活中多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也算从剧里得到了点安慰。然而,每次观影都像一段心理疗愈的过程,伴随一出剧的结束,彷佛完成了一趟心灵之旅。也许我们可以在观影之余,想想这出剧唤起了我们哪些感动,正面与反面的情感,也许我们让这些感受成为自己主演的生活大戏中,持续丰富的动力。
宫廷生活和常人之间,压倒性的差距反而使人放下比较的得失心,用欣赏艺术一般的态度,怀着纯粹欣赏的心态去观赏。相反地,和自己比较切身的事情,反而容易引起人的比较心理,激起心理上的不快。比方一般人或许会羡慕比尔.盖兹,但不会放在心上。但同岁的同班同学,毕业之后自己住着老公房,朋友住在马路对面的千万华厦,就容易激起人心的忌妒。所以看宫斗戏,能通过距离美,得到审美的快乐,舒缓现实生活带来的种种负面情绪。
电视剧拍的有人情味。虽然是宫廷生活也有平民之间的那种七情六欲,好坏对错之分别,走进其中,更觉得他们即使皇族,不过如此而已,也是一种不同场景的再现。我们本平民也可窥探一下深宫的生活。按照剧情引导着不肯作罢。宫廷中的岌岌可危的人情冷暖,更能引起一些同情,同理之心,也有个人好恶的分别与评判,让自己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甚或庸人自扰。
宫廷中难以生存,需要斗智斗勇,跌宕起伏的剧情扣人心弦。随着剧情,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欲罢不能,竞想一口气将所有一览无余,才算痛快!向往那种万般恩宠集一身的快感,就如同亲身体验一般,岂不快哉,是否把自己当成了剧中主角也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