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绝对是品德高尚的表现,人人都歌颂这样的行为,这是因为高尚的人还是少数。趋利性隐藏在人的天性里,普通人看见地上一张五元钞票很大概率要占为己有。之前一直不以为然,直到身边朋友亲身经历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朋友遗失了一部手机,有人捡到但要求高额的“好处费”才物归原主。按照中国的传统处理方式,这本是一件大好的事情,但放在今天的背景下却变了味道。我们内心希望看到,捡到手机的人把利益置于身外,而失主心存感激给予一定报酬,捡到手机的人半推半就接受了,一片祥和。现实非常现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成了一桩买卖。
不管怎样,对失主而言,重新找到遗失物的喜悦(幸福感)大打折扣。这种犀利的沟通方式,少了很多人情味儿,人和人越来越远,金钱成了一切事物的发言人。前段时间看《乌托邦》,当时看完之后只想吐槽,认为乌托邦太机械,乌托邦人太单调,乌托邦世界观太难,但是回头来想想,哪个君主不希望自己臣民一个个都品德高尚?如果人人都拥有较高的道德水准,那么纠纷会少很多。回到朋友的经历上,如果双方都是高尚的人,那和和气气就把问题解决了。事实上,朋友与捡到手机的人仿佛在菜市场买菜,物归原主的幸福感被讨价还价声掩盖了。
我也经历过类似的事,在经历过这种事之后,也有难过和气愤,可不可以说是个小愤青呢?但是后来想通了,你做一件事是因为你觉得应该这么做,所以当别人质疑甚至指责你的时候也要坚信自己没有错,你会觉得世界没那么美好,甚至亲人也一样,但是那又怎样,你有自己的思想。
拾金不昧相关的,还有一个在社会上也有广泛及长久讨论的话题。那就是要不要立法给拾金不昧者进行物质奖赏。也就是拾取者将遗失物交还给失主时,失主应当按遗失物价值的一定比例给拾取者作为报酬。
拾金不昧是个好事,但不值得提倡,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拾金不昧对拾金者起着消极的激励作用,从而让丢失者能找回物品的几率降低。
拾金不昧与见义勇为并无不同之处,当社会鼓励见义勇为(或见义智为)时,不仅会保障见义勇为者的损失,同样也会对其进行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