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省会迁移,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了,总结性的结论的话也是经济历史的发展。
先秦时期,天下分为九州,而甘肃省则属于雍州和凉州,但大部分还是属于游牧民族控制。直到春秋时期,秦国才在这里设置了两个县【设邽县(天水麦积区南)、冀县(今甘谷县)】
到了秦始皇时期,天下设了三十六郡,甘肃有两个郡:陇西郡和北地郡。这两个郡的郡守分别是现在的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和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
这两者都和后来我们所说的张掖、兰州相距甚远。当时西北方向设置行政单位,最主要的目的是军事目的,防范入侵的。而且因为当时丝绸之路没有彻底打通,军事威胁也主要来自于北方的匈奴。
一直到了北宋年间,这两个郡守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当时西夏的统治者设置了甘肃军司,驻地在如今的张掖市甘州区。
甘肃一名也第一次出现在了历史上,其实就是甘州(如今的张掖甘州区)和肃州(如今的酒泉肃州)的简称,类似的取名方法还有安徽。
为什么这个时候会在张掖设驻地呢?我们要看到这是一个军司,实际上是一个军事单位。
他的功能首先是交通比较发达,粮草物资四通八达;其次是离前线有一定距离,同时也能很好的辐射到四周。
大家可以看到地图,甘肃军司也不算最西边的军司,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甘肃是由两个左右的行政区划分了, 所以也有人说“甘肃之前的省会不在张掖,在陇西”,这也是有道理的。
张掖此地水陆交通运输十分发达,且位于丝绸之路中段,他的目的最主要的是防范吐蕃的北上入侵以及北面游牧民族的南下。要知道,吐蕃在唐朝的时候甚至曾经短暂的进驻长安。军事力量一直非常强大。而张掖位于丝绸之路的中段咽喉,一旦切断,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什么时候张掖的军事地位下降了,什么时候张掖作为“郡守”、“省会”的地位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那答案自然呼之欲出了,什么时候不再需要防范吐蕃的势力入侵呢?清朝。
清朝时期彻底的将青藏高原纳入中央的统治中,实行了金瓶掣签制。所以来自于甘肃南方的军事威胁几乎可以认定为消除。而这时候,位于东边的兰州的社会经济地位则起了领先地位。
清朝乾隆年间(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当时的兰州已经成为一个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在人口和城市规模上是一绝。而此时,来自于西方的军事威胁仍然存在。比如准噶尔部叛乱,但这已经不足以从中段威胁到丝绸之路的,也得从西边慢慢打起。
总的来说,甘肃的省会从张掖到兰州,也体现了中华帝国的西部军事威胁转移的过程。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地处大西北。说起兰州,大家最熟悉的恐怕就是兰州拉面了。兰州拉面,在全国的大街小巷几乎都有,因此兰州也被广大人民所熟知。都知道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你是否知道,最早的甘肃省省会是在张掖?为什么甘肃省的省会会从张掖迁往兰州呢?
武威
其实最早的甘肃省会一直在武威。汉朝至唐朝初期,武威作为军事要塞,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且当时的武威水美草丰,不管是耕种还是放牧,是非常适合的地方。所以从汉朝到唐朝的初期,甘肃省的省会都选择在了武威。
张掖
张掖在先秦的时候,是许多少数民族争夺的地方,到了秦汉的时候匈奴统治了张掖,再到汉武帝的时候,赶走了匈奴,并长期统治张掖。如此多的争夺,可见张掖当时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选择张掖作为甘肃省的省会是很自然的。
兰州
现在来看,兰州是甘肃省最大的一个城市,也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兰州有黄河,作为天然屏障,而且东可进入关中平原,西可直趋青海地区。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兰州是其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兰州的地理位置独特而且优越。在清朝初期,清政府为了抵御外敌,把省会由原来的张掖迁往人口众多,辐射范围更广的兰州。由此开始,甘肃省的省会一直都是兰州。
不同时期政治文化行政中心不同,随版图、时局诸多因素不断在改变。汉武帝开拓河西四郡之前,只有陇西之称,唐置陇右道,甘(甘州张掖),肃(肃州酒泉)一词初源于夏宋,所以今甘肃古代从陇西郡-陇右道-甘肃省。
秦汉置陇西郡治狄道-陇西,天水郡治平襄-秦州,晋后凉州牧-武威,隋唐经营陇右道-乐都,元朝设甘肃行省-张掖,清朝甘肃省会-兰州,青海建省-西宁,宁夏建省-银川!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张掖的水源缺乏,所以才把省会迁到兰州。
是因为当时的水资源需要,还有就是兰州的地理位置好一些。
因为清政府为了抵御外敌,所以把省会从张掖迁往到兰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