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越大越…” 如果一个六岁的孩子因为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而哭泣,那是因为他只有六岁;如果一个四岁的孩子总是无法在汽车座椅里保持安静,那是因为他只有四岁。虽然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表现得更成熟听话一些,但事实是:孩子们总要经历那些固执,淘气,自我中心,多动等行为的年岁,这是他们成长的必需。
“我只是逗你玩儿。” 你或许认为,跟孩子开个玩笑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还可以培养他的幽默感。可是你想过没有,当你对孩子说:“如果你再不认真听妈妈说的话,下回我就用胶水把你的耳朵粘起来。”你想过吗,孩子可能真的相信你会这么做。
“我刚才是怎么跟你说的?” 这样的问题,你当然知道答案。所以,这种带着一点点嘲讽口气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指责。如果你真的想因为孩子没有做到你的要求而指责他,倒不如明白地说:“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都跟你说过三次了。但我再告诉你一次,把不玩的玩具放回盒子里去。”
我认为是“你作业写完了吗”,孩子在家长下班回家后最希望家长能够关怀得问一下今天累不累,学习开不开心,而不是今天的任务完没完成,这样会让小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家长关爱,只关心自己的学习,而忽视了自己。
父母跟他说“别烦我。”小孩子好奇心比较强,对父母也比较依赖,可能有时确实会让人感到比较烦,但应该去正确的方式去诱导孩子,而不是生硬生气的一句“别烦我。”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
爸妈跟他说“我不要你了”,这句话对小孩子的伤害最深了,父母是最亲近他最疼爱他的人,如果父母说这句话,对心灵幼小的孩子是一种深深的伤害,也许还会使孩子跟父母之间产生隔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