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是国内最大的生活信息服务平台,也有着和信息咨询类企业业务体量匹配的顽疾——虚假信息。
近日,有媒体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到,在近年来60起通过58同城、赶集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案例中,有248名被告人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诈骗,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近亿元。
在随后的声明中,58同城表示,“将严厉打击平台上的不良、虚假信息,提升用户体验。”
但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存在一些规则漏洞,在拦截虚假广告这件事情上,58同城的“严厉打击”恐怕很难起到根本性的清理作用。
10块钱就能买一个虚假账号
除了此次诈骗案例中的虚假招聘信息,58同城其他频道虚假信息的问题也早有端倪。
以58同城较为热门的房产中介信息为例,6月12日,58集团曾联合我爱我家、中原地产等30余家房产经纪公司,发起全行业真房源誓约大会,向“10房9假”的行业乱象宣战。
讽刺的是,仅在誓约大会结束几日后,58同城便因平台发布信息失实被杭州市网信办约谈。
针对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公众自然会把矛头指向审核机制。对此,58同城在声明中列出一连串审核标准——“在58同城、赶集网上发布信息,都需要通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以及手机号、人脸识别、身份证验证、芝麻信用认证、银行卡等综合资质进行审核。”
以记者发布招聘信息整个流程看,无论是随处可见的推广提示、还是后台各类推广套餐,58同城似乎无处不以付费推广为先。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生活资讯类互联网企业大多面临这样的经营压力和盈利诱惑,如果一味追求业务板块营收增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企业很可能会在打击虚假信息问题方面打折扣。
现在是网络时代,很多信息都是从网上发布或者去查询。但是我们会发现有时候也会鱼目混珠,真假难辨。58同城上也有一些虚假信息,可能是平台疏漏或者是骗子手法高明。不过我们一定要学会甄别,分辨的原则就是不要轻易的交钱。
这个主要是因为这个网站上面的审核并不怎么严格,想要分辨的话,就是可以在企业网站上查一下有没有这个公司就可以了。
广告本来就带有一定的虚假性,但是58同城上如果你发现特别假特别夸张的那种广告,一定是虚假广告,就是让你觉得非常的对自己有利的时候,那八成是假的。
大品牌的一般就可以了,像普通品牌或者是自己见都没见过的,就尽量不要相信了,那种更奇葩或者更离谱的广告,也千万不要去关注。
58这个网站上发布的东西没有人管,假的多,骗子都会在这个平台上面发他们的信息,所以我们在上面常常会被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