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了解巴黎圣母院,是作家雨果那部同名的世界名著,丑陋与美丽,邪恶与善良,非常发人深省的故事。再次看到它的新闻,则是昨晚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这座位于巴黎塞纳河畔的教堂,立刻牵动了世界人的心弦。很多人或许差异,不就是一座教堂么,世界那么多座,为何它这么受人关注?那我们不妨看下这座古老建筑见证的历史时刻。
1302年,法国国王菲利普在这里召开了第一届王国三级会议。第一等级是高级教士、第二等级是世俗贵族、第三等级是城市富裕市民,表明新兴城市市民在政治生活中,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大力量。
1403年,英国年轻的国王亨利六世在此举行了登基典礼。有人会问英国国王怎么跑巴黎来加冕了,这都怪之前的法国人不争气,全国大部分领土都被英国占领了,不过英国人也没高兴多久,因为一位传奇的女英雄将横空出世,拯救法兰西,那就是圣女贞德。
提到圣女贞德,同样与巴黎圣母院大有关系,想当初女英雄贞德为法国领兵征战大获全胜,却被出卖遭火刑处死。1456年,平冤昭雪诉讼案的开庭仪式也在圣母院举行,并在院内竖立贞德的雕像,从此后人尊称为“圣女贞德“。
1654年,路易十四,这一位与康熙同一时期的牛逼人物,在此举行加冕大典。和康熙一样,这位也是个爱折腾的主,大半辈子都没闲着,最终为自己赢得了“太阳王”的称号(其实是他自封的),虽然他将法国专制王权发展到顶峰,但也将法国的家底花的差不多了。
1789年,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爆发,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攻陷了巴士底狱,15日,法国国民议会和市政府在圣母院欢庆胜利。
1809年,那位绝世牛人,拿破仑·波拿巴在此加冕,他用自己的手,而不是通过教皇把王冠戴在了自己头上。
1804年,拿破仑还专程邀请罗马教皇皮埃七世来到巴黎圣母院为其在此举行隆重的加冕典礼,在法国的艺术殿堂卢浮官还保存着一幅著名油画真实地记录了这一盛大场景。
1811年,罗马国王在巴黎圣母院接受洗礼。
1918年,巴黎市民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取胜而向圣母感恩。
1945年,巴黎市民在此欢庆粉碎法西斯德国的胜利。
1970年和1974年在圣母院为已故戴高乐将军和蓬皮杜总统举行了追思弥撒。
想当初建造巴黎圣母院,前前后后就花掉了近200年,此后又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霜雪雨,见证了无数英雄的崛起与陨落,至今在法国人的心中,以及全世界人的心中都很有分量和地位,毕竟,即使不是法国人,谁去巴黎不会去留张影呢。
巴黎圣母院是艺术的殿堂,是雕刻艺术的杰出作品,也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它是历史文化的代表,许多珍品藏于巴黎圣母院中,更是举世无双。
巴黎圣母院算是巴黎的象征了,这样的文明被大火摧毁,是所有人都会觉得痛心的,就像中国的故宫,都是一个文明的象征。
因为它是一个历史古迹,还因为一本特别有名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成为了旅游胜地。
巴黎圣母院其实对于法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已经是法国的一个象征,巴黎圣母院历经了历史的沧桑,并且在战火纷乱中,也一直保存的很好,但是大火却将法国的象征烧掉了,所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