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从身体上出现症状这也是身体作为一个应急出口,小时候就善于压抑自己,不舒服的情绪都压抑住了,都从身体上表现出来。到了中年,性格依然保守,没打开,压力大了,先出现身体不舒服,但到医院查体,不是病,可症状又在,很多人就患上了疑病性的焦虑症。天天担心身体健康,每天都害怕,然后心慌不安,失眠气短,各类身体体会都有。越有越害怕,导致恶性循环。还有的出现急性焦虑症,惊恐发作,一下子出现严重的身体症状,濒死感,拉到医院,没事,但留下阴影了,从此焦虑不安还有的无缘无故的担心害怕,变得脆弱,年轻的时候还挺好,到了中年反而越来越脆弱。年轻的时候还操心,独当一面,家里家外都很独立,可到了中年,一下子像孩子一样,脆弱了,害怕了,焦虑了,这类情况也多见。
“中年焦虑”嘛!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太大,并且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常常感到心力不足……要好好重视,开阔心胸、视野,以长远眼光看问题,豁达、乐观、自信一些,擅于看到人、事、物积极、美好、有益的一面。平时作息规律,适当户外活动、体育运动,紧张的时候,可以做几组深呼吸,伸展一下四肢,还可以喝一点温水,听一点歌曲,适当放松一下。对于实际、突出的问题、困扰,要勇于面对,积极克服,或者向亲友们倾诉一下,一起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比较严重的焦虑症者,建议咨询心理医生,并适当用药。
社会因素,如城市过密、居住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等。心理因素,不良的认知,自我、本我、超我的失衡,童年、少年或成年期未解决的冲突等。焦虑症在女性中的影响更大,由于女性对各种感官刺激非常敏感,包括身体接触、周围的光线、噪音和气味,很容易因此歇斯底里地发作起来。生活中再出现了应激事件,如天灾人祸等,就更有可能引发焦虑症。因为,在此过程中,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从而导致持续的紧张、心慌等。
不想长大的中年人越来越多。心理看,发育不充分,早年遗留的一些情结,在中年被激活,引发中年人得了焦虑症,这样的情况的确很多啊。中年人,按早年条件来看,大部分都吃了苦,没有好的早年,可心理的创伤并没有通过个人学习,觉悟来修复,来成长,来完善。一旦到了中年,压力太大,就容易患上焦虑症。
许多中年上班族常常会恐惧岁月转瞬即逝,可自己却还没做出让自己满意的成绩,于是便拼了命地工作,却反而越来越觉得焦虑。因此建议平时不要太忙于工作,可以参加一些自己曾向往的运动或兴趣俱乐部,充实生活并让自己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样的话焦虑感也会渐渐消散。
钱不够用,健康不容乐观,感情不敢辜负。是面对孩子可能还小、而父母快速老去时的无助。人到中年,多了很多顾虑和牵挂,担心孩子,担心家里老的少的,担心作为顶梁柱的我们会垮掉,担心明天自己就会失业。很多时候,都怕自己挺不过去,但是却又没有倒下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