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出任CEO,迎娶CFO,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比起“财务自由”,其他都是浮云,与其殚精竭虑、日理万机,拥有财务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才是真正人生赢家该有的样子。不过那么多人追求财务自由,具体到数字究竟需要多少呢?
1.什么是财务自由?
经济(财务)自由的含义是:有足够的被动收入。
以下是来自网友的总结——
➀被动收入:非本职工作带来的收入,或者说不占用你主要精力的收入。对该收入来源,只要负责进行判断就好。比如存款利息、股票、房租……被动收入能保障收益人把大部分时间放在花钱上,并且自己耗费精力最大的事情不是为了赚钱。这是自由的第一个前提。
➁足够:足够的含义是,在基本保障(住房、交通、养老等)之外,自己可以自由的在喜欢的事情范围内不加思考的进行消费。比如一个财务自由的吃货,去饭店绝对不会参加团购,点餐也不会考虑价格;财务自由的衣包女不会参与双十一也不会选择透支信用卡,对自己喜欢的品牌不会考虑价格;对于音乐发烧友来说,喜欢的音响设备肆意的升级吧;如果你只是个书迷,当然买书也不会在书店试读完再到网上打折买……看出来没有?不同人、生活方式、爱好类型,自由所需的收入金额是不同的,但一定要足够!
换个角度来说,当你就算不工作的时候,也不必为金钱发愁,因为你有其他渠道的现金收入,你就已经离财务自由不远了。说白了就是不用为那几分钱工资累成狗,因为就算你不工作,被动收入就可以完全覆盖或远远超出你的开支。当工作不再是获得金钱的唯一手段时,你便自由了。可以有足够的金钱、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比如:旅游、摄影、写书、或者参与公益事业。
然而凡事总有但是——但是你根据自己的情况算一算,在股市震荡,存款利率月月下跌,物价娘娘攀升的今天,每天要加多少班、挣多少钱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呢?
有点绕是吗?那就举个栗子吧:
假设你每月的总开支为1万元,如果你除工资外,依然能获得≥1万元不需要花费任何劳动力就能挣来的钱(对!就是躺着也能赚的钱),那么,你就已经达到这种人人都渴望的财务自由了。同时,这1万元也可以称作你的财务“临界点”,只要不发生非正常大额支出,你就算不上班也能生活下去。当然如果你喜欢你的工作也可以继续干下去,或者另外选择你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而不是为生活所迫,去加班,去挤地铁,去讨好顾客或上司……哎呦不错哦,光是听着都有点小鸡冻呢~
2.财务自由需要多少软妹币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先来看两个蓝瘦香菇的数字吧,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一组报告,报告指出2017年财务自由的门槛比去年上涨了50%,其中一线城市达到2.9亿,二线城市达到1.7亿。胡润表示:“财富自由门槛上涨50%,主要原因可能是房价快速上涨和人民币贬值。“
他们认为平均41岁能达到财富自由,比去年还提早了2岁!顺便说一下什么叫高净值人群,一般是指资产净值在600万人民币(100万美元)资产以上的个人。
看到这,必须正一下三观了,其实财务自由并没有确切金额,它只是一个相对数字,如果你的欲望无限膨胀,再多的钱也是填不满的,简单来说如果你能从本职工作以外的途径赚到足够你日常开销的钱,你就已经财务自由了。
3.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在计算出你实现财务自由的成本,即所需被动收入后,肿么实现呢?
首先,先算出你获得被动收入的本金是多少。然后咱们现以年化10%的收益为前提来算~
A)入门级财务自由
按照城市居民的正常消费水平来算,仅满足衣食住行的开支,一年需要大约5万花销,即每月至少4000元。如果你的生活目标就是这么小而美,那么你只需要有50万元积蓄,按照年化10%的利率来投资,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
B)进阶级财务自由
如果你想达到中产阶级标准,那么根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年收入6万到50万都可以称作是中产阶级(但这个范围实在太大了)。赶钱君认为:金钱并不是衡量是否为中产阶级的唯一标准。当前对新中产阶级的定义应该是:拥有所在城市的一套80平方米以上的房产,10万元以上的私家车,以及至少15万元的年收入。
C)终极版财务自由
这才是大BOSS~
如果你想实现终极版财务自由,这已经不是钱能计算出来的了,即便是胡润口中的2.9亿和1.7亿,也不一定能让你达到终极版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的最高境界是:把投资变成兴趣和娱乐。
你之所以心心念念想着财务自由,无非是想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喜爱的事情,仅此而已。那么,为什么不把你的娱乐活动也变成一种投资?这样的话,工资只要温饱,你就已然实现了财务自由。
所以你只要从繁忙的24小时中抽出10分钟,利用自己的娱乐兴趣为自己赚第二份工资,不仅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同时,因为喜爱,所以会全神贯注;因为专注,所以成功也理所当然,自由也就近在咫尺了。
人人都想财务自由
胡润报告称实现财务自由:一线城市达到2.9亿,二线城市达到1.7亿,财务自由的门槛比去年上涨了50%。
当然,机智的人民群众不以为然,他们已经实现了各种各样的财务自由:
关于财务自由,百度给出的解释:
就是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也不必为金钱发愁,因为你有其他投资。但工作不是你养家糊口的唯一手段时,你便自由了,因而你也获得了快乐的基础,也达到了财务自由。
简单来说财务自由就是啥工作都不干,就有钱能填补正常的生活开支。再直白点就是,你不再需要为了钱而去工作了。
据我观察,这也是大部分人对财务自由的核心需求,为了摆脱上班但依然能像现在这样过日子。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人要赚多少钱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呢?
如果你是单身汉,在一个二三线城市每月2000就能维持生计。而恰好家里给你自己又买了一套房子,那你只靠出租房子就已经达到了财务自由了。
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倒也自由。
但你却不能和朋友出去吃喝玩乐,不能跟女朋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哦不对,应该是不能有女朋友。
这是你想要的财务自由吗?当然不是。
所以我们再来说点接地气的吧!我没有办法把每一个城市都说过去,只好拿熟悉点的北京和临海来做参照。
北京这边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年度开销在30-40万这个区间,临海那边体面一些的家庭年度开销在10-15万这个区间,既然我们都已经在讨论财务自由了,那就压着上限,各取40万和15万这两个数。
北京这边中产阶级家庭普遍有房贷,月供在1.5-3万这个区间,我就假定一年房贷是30万。临海那边很多家庭都没有房贷,就算有基本上每个月也就5000-8000,就算一年8万好了。
互相一加,就是一年开销70万和23万。
我先声明我们讨论的是财务自由的生活,所以开销是高于普通老百姓的标准,所以不要抱怨这么高的目标怎么实现,这社会要是人人都能自由那是共产主义。
接下来讨论理财收益,这里我建议稍微放一点风险敞口,如果你一点风险都不想冒,就想存银行吃利息,那是跑不赢m2货币发行量的,就算你每年1分钱开销都不掏,这笔钱的综合购买力也会慢慢下降。
如果你愿意买信托,买一些p2p,再搭配银行理财,是有可能做到年化收益6-7%左右的。
也就是说你在北京大概有个1000-1100万现金,在临海有个350-380万现金,就差不多可以靠收益养活自己了。
但是这道数学题到这里并没有完,这么算明年没问题,后年没问题,大后年应该也OK,但10年后,20年后,如果还想用收益来覆盖支出,你的生活质量恐怕要下降咯,因为货币会因为通胀而损失综合购买力。
到时候你利息覆盖不了,就要拿本金来补窟窿,本金减少后利息变的更少,恶性循环,所以想要达成平衡,你手里的初始现金还要再多一些。
好在国家这几年印钱的速度开始下降,最新的m2已经跌到9.4%,而GDP是6.9%,这中间有2.5%的差距,所以你的理财收益每年都要计提2.5%加入本金,剩下的覆盖掉生活成本才可以。
所以公式改一下,应该是:
70万/(6.5%收益-2.5%计提)=1750万
23万/(6.5%收益-2.5%计提)=575万
有人说GDP未来会下降啊,其实m2也会下降,我觉得2.5%计提差不多了,再说了就算有些偏差补一些本金进去就可以了,你人都快死了,银行账户里躺着几千万也没用啊,所以我觉得实际应用中北京1500-1600万,临海500-550万差不多就够了。
其他的城市可以根据这个思路自己去算一下。
其实对于世界上99%的人来说,哪有什么真正的财务自由。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随着事业、实力的上升,人的野心自然也会越来越大。当然会不断追求更高阶的财务自由。欲望永无止境,自由永在前方:
当你5岁的时候,
一个变形金刚就能满足。
当你20岁的时候,
一部iphone可能是那时最大的梦想。
当你30岁的时候,
你想要一个温暖的家,想要一辆车。
当你40、50岁的时候呢?
但是,如果这辈子达不到财务自由,就要放弃追求自己期望的生活吗?
当然不是!
我们努力工作实现财务自由无非是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足够的金钱让我们有机会
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
探索这无法重来
也没有续集的人生
说起胡润百富榜,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它是中国富豪排行榜,目前位于前三的是王健林、马云和马化腾。不过,由于顺丰的上市,其创始人王卫的身价也连续爆涨,目前已经超越马化腾和马云,不久可能要把王健林挤下首富的宝座了。
本图转自网络
但是,这一次胡润百富榜不是更新中国富豪的排名,而是更新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财务自由的衡量标准。
数据显示,在房地产价格上涨,人民币贬值的大环境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财务自由的资产门槛已经高达2.9亿元,即使你在杭州、南京、成都等二线城市也要1.7亿元才能称之为财务自由。
小鱼儿的许多朋友都在感叹:努力了这么久,我们离梦想又远了不止一点点。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财务自由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呢?
一、房价成为主要因素
胡润百富榜的报告显示,受益于近几年房地产价格的暴涨,房地产成为了高净值人群(即富裕阶层)主要的投资方向,29%的受访者选择了房地产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向。这个调查的数据从侧面验证,由于房地产价格的长期上涨和高杠杆投资特征,使得房地产成为高收入阶层重要的财富来源。甚至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表明,真正成功实现财富增值,甚至是财富翻倍的人群,基本上都或多或少得益于房地产的价格上涨。
在房价上涨,物价上升,工资涨幅减缓的情况下,人们的幸福感正在不断打折。另一方面,“勤劳致富”也逐渐成为了一句软弱无力的口号,让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陷入失落和迷茫当中。
二、工薪一族还有实现财务自由的希望么
小鱼儿认为,对于大多数工薪一族来说,如果仅依靠工资收入,是很难积累起2.9亿的财富的。那么,除了工资收入,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取更多的财富呢?
(1)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如今的职场环境中,一个人的收入高低,许多时候并不是多劳多得,而是看你的稀缺程度,你拥有的能力越是稀缺,就越有可能获得高额收入。
举例来说,即使你是一个很牛的纺织工人,可以同时操作几十台纺织机,甚至你技艺达到匠人的水平,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把你替代掉的概率依然很大。但是如果你有不容替代的独特能力呢?比如说商业谈判能力,人脉资源。假如你拥有很强的能力,即使你在公司不能晋升,但也有你有机会在其他公司更高收入和职位。
(2)学会量入为出
现在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年代,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服务也多种多样,再加上现在支付手段越来越便捷,花钱也就变得非常容易。
小鱼儿认为,不管你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有多强烈,要想积累较多的财富,适当地控制消费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收入不高而且积蓄也不多,如果消费欲望强烈,很容易过度消费,沦为“卡奴”。因此,你一定要学会量入为出,明白断舍离,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增加自己的本金。
(3)增加资产性收入
在工资涨幅追不上房价涨幅、CPI指数的情况下,你通过投资理财,实现被动收入的提升才是以一种明智的选择。那么,你就要尽快建立自己的理财意识,学会用资本创造财富。虽然投资可能是有钱人的游戏,但是钱少也依然需要投资理财。理财的逻辑往往是集腋成裘,资本加上时间再配合复利,这就是资本增值的基本逻辑。
最后,小鱼儿想说,不管是1.7亿还是2.9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就开始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你才能离目标越来越近。
多少岁能实现财务自由?
最近看到一张图,讲的是财务自由的几个阶段,话不多说,先上图

请看第一级,菜场自由。
很汗颜地说,我都没有实现菜场自由。
不是说吃不上饭或者吃的不好,超市里的鲜明虾50一斤,做不到想买多少买多少;娇嫩欲滴的牛排,只能做到偶尔煎一块;最起码的鸡蛋,每次超市搞活动还是要买一大堆。
有时候感觉自己的生活还可以,当对着这张表一看,顿时有点毛骨悚然,原来我连最底层的财务自由都没有实现。
上大学的那段时间总是踌躇满志,定下目标多长时间买车,买房,多长时间换新车,带家人去马尔代夫,跟兄弟驾车去拉萨。回头看看自己的目标,一个都没有实现。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前年的时候许巍出了一首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那时候听的热泪盈眶,顿时觉得自己的生活还有很光明的未来,你看许巍这么大的大佬,也在快40岁了才熬出头,一腔热血又开始喷涌。没过多久就凉了,因为我的生活目前还没有看到远方的田野。
在我上一篇文章里,有很多人说中国14亿人有14亿种活法,我很赞同,但是我觉得,14亿种活法不一定是都开心的,最起码有10亿人活着的目标是相同的,让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实现这个目标的唯一出路就是实现你的财务自由,否则,你想让别人接济你吗?让你的女人喊老公,儿子喊爸爸?
实现财务自由不分年龄,有的人50岁还在穷困潦倒,像思聪这样的从生下来就不会有财务的问题。大多数的平头老百姓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取财富,养家糊口,慢慢实现菜场自由到工作自由。说到这里我很羡慕很多身边的朋友,在我上一篇文章也讲到了,作为最老的90后门已经开始换车换房,不敢说他们的财务自由到了第几级,最起码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了孩子的优质教育,老人的优质生活。
我最喜欢的车是陆巡,总想着有一天能开车带着儿子走一趟川藏线,感受世界的辽阔,锻炼男人的魄力。前两天在群里聊天,他们已经在做出发的计划了。
实现财务自由,首先一定要选择正确的路。很多人都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为如果你选择了一条自己不喜欢的路,走着还硌脚,那财务自由离你就越走越远了。
发财需要贵人扶持,俗称抱大腿。在你一穷二白,手头没有资源,没有人脉,甚至启动资金都没有,你拿什么把五块变成五万再到五十万五百万?就像众筹一样,这个社会没有资本是赚不到大钱的,在你缺少资源的时候,找根大腿抱一抱,拉你一把。
认准目标努力干,坚定不移。阿里巴巴成立的时候谁也没想到会做到这么大,18个人到5万多人,马云也没想到,但是他做到了。认准一条路努力干,等你有一点小成绩之后就会眼界打开,发现更多的路子,毕竟一个拥有5万跟500万的人接触的圈子,视野,都是不一样的。
还是那句话,在你的存款没有500万之前,你所有的爱好都应该是赚钱。
喜欢请关注,每日发文,每日反思。
财务自由,是很多人的梦想,因为财务自由后,就有足够的时间和钱做你想做的事情,不必再为钱发愁。
但要挣多少钱,才能达到财务自由的状态呢?
胡润研究院发布《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报告提出,财富自由门槛一线城市达到2.9亿,二线城市达到1.7亿。
这一门槛比去年上涨50%。胡润说,主要原因可能是房价快速上涨和人民币贬值。比较有趣的是,当你还没财富自由时,很容易低估了门槛,会认为1.6亿和9500万就够了。
一线城市的财务自由门槛达到2.9亿,也就是说北上广的财务自由标准是2.9亿,这一数字超乎我,可能也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可见,想要达到财务自由,是很难的。绝大所数人几辈子也挣不到2.9亿元啊!
虽然很难,但还是要坚持梦想,因为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在还没实现这一梦想前,不妨畅想下财务自由后你最想做什么?
根据报告,40%的受访者表示财富自由后想环游世界,另外,选择购置房产、慈善捐款、划分给家人的均占比20%左右。
没错,财务自由后,环游世界是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畅想很美好,但别沦为幻想。如何才能达到财务自由呢?
马云曾说过一句话,不要想着去追钱,要让钱追你。
看似很玄妙,但其实很简单,不要为了挣钱而挣钱,不要过度关注金钱本身,而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要疯狂做到极致,这样钱就自然来了。
这就像追漂亮女孩一样,你过度跟她献殷勤,她反而可能不理你,而如果你努力提高自己各种能力和修养,让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人,反而可能把她吸引过来。
这就像是,修好码头,自然会有船靠岸。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健康是第一位的,它是实现财富自由的前提。没有健康,一切免谈。其实,健康就是财富,一定要自己的健康放在首位。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努力赚更多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