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入手点非常明确:一是证据,二是攻心,三是摸透裁判的心思。
证据。证据大家都懂,有哪些证据能够直接证明你是对的,他是错的。那就直接拿出来。如果你的证据很硬,那么恭喜你你在道理上、在理性里是赢定了。比如之前我们聊过的越贵妃情丝绕那一段,任凭越贵妃巧舌如簧,能言善辩,宠冠六宫,在司马雷被抓前,越贵妃还能稍微支撑一下,但蒙挚带来司马雷被抓的消息后,越贵妃只能认罪。
对于对方拿出的证据,还请分析其可靠性、真实性,以及是否可以从此证据推导出对方的结论,也就是对方的证据链是否存在瑕疵。夏江与梅长苏对质林殊的身份时,曾引用古书对火寒之毒的记载。夏江的证据链是,火、雪、雪疥虫是火寒之毒发生的条件——当年梅岭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果林殊没死可能患有火寒之毒——梅长苏患有火寒之毒——梅长苏就是林殊,不信可以请御医诊脉。梅长苏精确的指出了这个证据链中的问题:如果梅长苏患有火寒之毒,也并不能推出梅长苏就是林殊。如果梅长苏没有火寒之毒,也不能证明他不是林殊。根据夏江的证据,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 攻心。所谓攻心就是摆明自己和对方的动机。攻心的方式有三种,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
靖王和誉王都争着主理赈灾一事,誉王凭借自己府银充沛原本已经拿到了赈灾的主事权。这是受灾最严重的岳州知府给誉王送礼的五千两银子被劫了。靖王提议亲自将此事拟奏折上奏父皇,梅长苏说:“太子和誉王贪了这么多年,皇上未必不知,他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殿下把岳州知府的事禀告到陛下面前,他最多就是呵斥一顿,根本改变不了什么。”这就是虽然你理论上是赢得,但裁判员的心思可能不利于你。那么怎么办呢?梅长苏接着说:“现在除了皇权,还有民心、民意可以制约誉王。我已经安排好了,不出两日,这桩丑事就会传遍岳州的大街小巷,五千两银子,对于高居云端的皇上来说,可能没有什么,但对于食不果腹的饥民,就没那么容易接受了……”这就将百姓纳入裁判员的行列。同时民情民愿成鼎沸之势,也将触犯到皇上最看重的朝廷颜面。到时候就算他再偏袒誉王,也不会眼看着他妨碍整个大局的安稳。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吵架么,还是要吵的有点姿态,有点气度的,不然跟街上的泼妇一样,虽然赢了,别人对你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最好能营造出一幅自己步步礼让,对方却紧紧相逼的架势。同时尽量做到对事不对人,只是陈述客观事实,不对他人的性格、人格进行攻击。
琅琊榜不止在服装、道具、细节上精益求精,其中人物对话也颇值得玩味。开个帖子,在看剧的同时,学习提高。
《琅琊榜》中经常有两方对质的场景,比如越贵妃和霓凰在君前对质情丝绕,靖王和夏江、誉王对质靖王对逆案的态度,梅长苏和夏江对质梅长苏是不是林殊……你说这是吵架也可以,我们的皇帝陛下自然是辩论的裁判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也会跟别人持相反的看法,如果你一定要赢,如果不赢你可能会就此坐上冷板凳,丧失亲朋好友的信任,从此跟升职加薪无缘,你该怎么办?
无义无德只是利益牵扯的人留不留都无所谓,如果添乱,就杀掉。胜利的人自然是有理的人。
狼牙棒这个电视我看过一两集没有挨着看。也不知道这个电视拍的怎么样
其实火寒之毒已经全解,结果后来还写梅长苏有火寒之毒也是一个巨大的bug。。。他只是寒症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