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没有那么好剧本了,再者没有那么多敬业的演员了。当年新白剧组虽然获得了批准、来大陆拍戏,但很多景区是收费的。剧组为了省钱,多次采用逃票。演员在车上化好妆,看到没有人注意,所有演员马上进入状态,一边找人放风,一边拍摄,拍完所有人马上撤。在大陆期间,剧组辗转南京、苏州、杭州,有时候就睡在车上。虽然很多动作戏,都是替身。但是基本动作,都是他们亲历亲为。剧组的预算有限,一人分饰多角。一人给多个角色配音。当年演员拿的报酬也不多。不像现在,大制作费用,一半花在明星报酬上,还有一部在特效。而且有些演员,觉得拍摄条件不好,就耍大牌,找替身、一键扣图,这样怎么能出好剧呢
说唱剧对音乐的要求非常高,要能做到拿起来是个词就唱,而且既然是曲子少词多,肯定就要求耐听,听不腻,朗朗上口,对曲子的考验是非常苛刻的,快餐式的作曲显然无法满足要求;一个好的配音可以神化一部电视剧,对比一下周迅自己的原声版和日语吹替版,简直就是把黄蓉变了个人,在《新白娘子》中,为三位主角配音的都是台湾的声优,名字我是不知道了,但是配音功力非常深厚,把许仙的老实迂腐,白素贞的善良稳重和深明大义以及娇羞,还有小青的古灵精怪(其实就是可爱)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好地强化了角色的魅力,大陆的配音近年来也有很多进步,但是在一些角色的塑造上还是略显生硬,放不开,还需要再下一些功夫。
本剧延长了后20集,拍摄时长也仅用了5个月。 主演的敬业和实力是本剧成功的必要原因。 从神话改编和主角塑造的成功性, 再到剧本的流畅和台词的古朴严谨,就已经秒杀了当下绝大部分的剧。而这之后,台湾已不能拿出比这部剧阵容更强大的,也请不来如此有实力的主演,这部剧是黄梅戏反串的巅峰,再难超越,这之后许多年也有类似的剧拍过,不过是沦落在巅峰下的陪衬,波澜不起,沦为笑柄。
现在的观众都喜欢好看的,而不是质量。就好比现在娱乐圈全都是好看的偶像派演员,而实力派的却没有几个,再就是现在电视剧都是青春偶像类型的,白娘子那种类型真的没有一席之地了。
以前是把钱花在请人作曲配乐,现在是把钱花在抠图和请水军上了。种下什么种子,得到什么瓜。90年代我们台词唱词都好的新白娘子,现在看到的是抠图巅峰不自赏。
一般人都是很怀旧的,哪怕是曾经不好的东西,加上情怀之后,也会飙升99分。如果本来就是美好的东西,加上情怀后,那就要突破120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