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俗的眼光中,女性在30岁以前属于青春靓丽的人生周期,一旦踏入30岁的门槛,就会被视为大龄女青年,尤其是对那些30岁还没有结婚的女性来说,更是会被扣上大龄剩女的帽子,而电影《29+1》则比较贴切的阐述了这样一种社会风气,从其影片名称就能够比较直观的体现出来,对30岁这个讳莫如深的年龄数字,采用了拆分为两个数字的表现方式,说明女性对30岁的人生还是怀有排斥心理的。
俗话说,人过三十才是步入而立之年的时代,但是女性群体对此是很难认可的,因为三十岁以后,不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而且自己的身体和容颜也会逐渐步入人老色衰的年纪,虽然这是一种极为古老的思想意识,但是在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依然有大量的女性对此难以释怀,认为进入30岁以后的人生会面临诸多无奈,殊不知如今的生活条件和医学水平,已经足以让时光的流逝尽量减少对生理和心理的伤害。
赵雷凭借《成都》的一炮走红,使其瞬间成为了众多迷妹所青睐的对象,但在其《三十岁的女人》这首歌曲中,也正是因为部分歌词的表述映射了社会现状,而引起了女性群体的群情激奋,甚至被冠以其实女性的恶名,导致这位知名的民谣歌手不得不承担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女性群体对社会现实中的很多细节都是比较敏感的,尤其是关于生理年龄的问题尤为偏执,这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的确制约了艺术作品的创作。
由此可见,当前的社会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女性形象虽然争论颇多,但大部分都是跟年龄和权利有关,这也是女权主义盛行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影视作品中加以映射,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进这些不合理现象,让更多的女性群体能够对年龄问题理性对待,这样才能确保三十岁以后的人生更加辉煌和精彩。
与之前的很多关注大命运的电影不同,29+1是关注小人物命运和经历的电影。故事整体也没有往大命运上靠拢。没有出现小人物最后影响世界存亡的紧要时刻。单单是将中年危机这一现象演绎的非常精彩。就像一句话讲的,人人都去做英雄拯救世界,谁去给英雄送花呢?也许真实生活中,精彩可能没有那么多。但真实的烦恼和每一个必须经历的情感阶段还是要重视和挖掘的。这也是这部电影的立足和主题。
不管是香港回归马上二十年了,还是中国的开放已经接近四十年了。国家的开放和包容,让社会的每一个人与世界接触的更近,也多了很多的选择。上个世纪,国内有一个词叫做大学生分配制度。从学校出来,有着不错的岗位等着你,而社会和国家的制度,社会的眼光也不允许你有过多的选择,服从安排,积极劳动。个人的焦虑很快淹没在工作和生活中。当人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力,而现在这一权力任何时候都可以实施,就算公务员辞职也变得制度化和非常的正常。社会给你的压力,或者叫做社会眼光给你的压力会更大,如果说之前的好赖属于安排问题,而现在所有的好赖你自己都要承担主要责任。
而这一问题,往往是在中年初期非常严重。无论男女,依靠自己打拼,在30岁左右往往,还没有走上正轨,事业和人生都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而身边的一些人有足够的运气,已经解决很多问题了。这种焦虑和浮躁成为了社会的主流。而这些往往是电影之外的声音,也会让你更加身有感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