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喜欢陈铭,觉得他温文尔雅,有学识有深度,人也长得帅,声音又好听。在我心中,那是当之无愧的辩论大咖。
最后结果是肖骁赢了“奇葩之王”。
弹幕里有人说肖骁人气高;有人说肖骁的辩方观点,比较合大众口味;还有人说都是黑幕……可都不能说服我。
直到弹出一条——你觉得陈铭是奇葩吗?
我服了!对啊!人家选的是奇葩之王,不是单纯的辩论冠军。
陈铭,教师、已婚、育有二女,三观正。五官也正,虽不man,但也不妖。
一看就是隔壁大哥形,当然比隔壁大哥,要高两个八度,但不是奇葩类。
可肖骁,
一、蛇精男、少奶奶,狗急了跳墙,肖骁急了变娘——外形,气质奇葩
不消多说
二、披着负能量外衣的正能量卧底——表达、辩论方式奇
肖骁在,喝不喝愚人井水,那期,他说,我们是披着负能量外衣的正能量卧底,毕竟负能量也播不出去。我们这个社会需要,传递正能量,但你若正儿八经地说,可能不太容易引人注意,所以需要披上糖外衣,独到的视角、颠覆常识的论点,甚至简单粗暴的表达。
辩题为,父母提出要和老伙伴们去养老院,你支持吗,那期,肖骁用情景演绎、正话反说的方法,表达了一个扎心的问题,“中国父母,怕不被子女需要,而提出去养老院,实际喜欢用抱怨的语气炫耀孩子有多爱自己”,高度引起共鸣。咪蒙,评价为,胡说八道的背后,三观很正。
肖骁说,如果你妈问你,我要去养老院,你觉得怎么样?
你兴高采烈地说,好咧!妈,我去帮你收拾行李。
你妈会怎么样?她会开心吗,感谢儿子无条件支持自己吗?
不,她会非常失落。
因为这意味着,她不再被你需要了。
你妈需要什么?
需要,你说,妈,你去什么养老院啊,你去了养老院,我怎么办?!
然后,你妈就会去跟老姐妹们说,哎呀,我去不了了,我儿子不让我去………
三、肖骁不但是奇葩,还是不断成长的奇葩。
陈铭得不了冠军,不是他不优秀,因为他一直太优秀。肖骁得了冠军不是因为他太优秀,是因为他越来越优秀。
高晓松说,肖骁四季成长若斯,当读四年大学。
他的辩论方式不再只是短平快、接地气,其逻辑感、专业性也变得更强。
第二季决赛,邱晨和肖骁争夺奇葩之王。邱晨说完落座,肖骁鼓掌叫好:“好!我哑口无言!”
肖骁最后为什么会泄气,当时他说:“觉得累了,没有那么想要这个结果(赢)了。”
第四季完全不同。他继续、稳住、赢了。
陈铭的“……跪下、放下、输掉……”,流畅的节奏,字字压进听者心里。这种妥协、遗憾和“那就这样吧”的心甘情愿,让他“认真你就输了”的姿态格外迷人。
谁都觉得,陈铭将会是第四季的奇葩之王。
这时,肖骁站了起来。
他踱来踱去,说:
“在场谁觉得陈铭输了?”
“他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和女儿的爱,他输了吗?”
“面对你爱的人,你要认真;但面对你爱的人,永远没有输赢!”
肖骁说的话,把大家听到陈铭的父女情感之后的窝心,顺接下去,并注入新的情感:情动窝心的人,看似妥协,实则赢得所有。
马东说:人生如此美妙,在于他——肖骁有那么多变化。
四、吸引力法则——谁开口就谈什么,谁最配拥有什么。
有一条弹幕,评论肖骁,又拿比赛说事。看到这条弹幕,我心想如果我有票,我也投他。谁谁心心念念,开口必提的东西,谁最配拥有。因为,这个就是填满他的东西。陈铭,这两期聊得最多的是他新出生的女儿,而肖骁恰恰抓住了这个漏洞,陈铭甘愿臣服于对女儿的爱,不正也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和女儿吗?而陈铭在“工作把生活填满,要不要辞职”那期也提到女儿,何老师评价为正好反正对方的观点。谁心中最看重什么,谁最配拥有什么。
不写了,再写就太认真了,认真你就输了!
不过,我将继续认真读书、写作,像肖骁一样成长。
今天的成长
奇葩说塑造了很多人,场上的每个人在这四季之路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但无疑肖骁是四季以来改变最大的人之一;第一季的蛇精男,到第四季的奇葩之王,这样的成长道路给了观众一面特别的正能量冲击。陈铭的惜败也着实带来了不少遗憾,陈铭的辩论技巧无可厚非,在国辩曾经获得过全程最佳辩手,但为什么在奇葩说里,和胡渐彪一样不如其他人一样的大放异彩呢?
生活被工作填满
目前奇葩说分为两大类人,一类人是专业辩手,一类人是综艺人;而奇葩说的节目特点就是要把“综艺的话题”和“专业辩论”结合在一起,所以在四季节目里,专业辩手慢慢的在往综艺方向靠拢,综艺人在慢慢的走进辩论,都在一步一步的融合进这个节目从而找到自己的位置。
肖骁就属于综艺人走进辩论圈的这类人,四季以来,从语无伦次到出口成章,从一口三舌到字字入心,之所以在结果宣布的时候大家会格外的开心,因为大家看到了努力之后的结果,肖骁真正在做的确实是他言中的“披着负能量外衣的正能量卧底”。而陈铭的变化算是比较小的,依旧是鸡汤网,依旧是爱神,综艺性的不足也是陈铭老师在奇葩说屡屡惜败的原因之一吧;肖骁算是实至名归。
我很努力,才走到今天
奇葩之王的桂冠每位奇葩都有权利去争夺,不要去揣测是否是节目的用意,也不要去妄想是否有他人从中作梗,肖骁的努力和改变最终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他的言论有帮助到您拓展思路,这样的殊荣,就是他应得的。
首先个人认为 替别人高兴这件事儿不难 一点儿也不难
你看肖骁夺冠 多少人替他高兴 连大王都能哭着跑过去抢镜头 痛哭相拥
吃瓜群众也高兴 因为不高兴也改变不了什么
陈铭一开始被冠以“鸡汤王”的名号 我是认同的 相反那时候很喜欢肖骁的毒舌
但是四季了 每个人都在成长 思维方式、辩论技巧、角度变化等等 但是太少有人注重知识的成长 而这一点才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横向发展值得庆贺 毕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 但如果没有纵向的知识累积做垫脚石 纵向发展趋近于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