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年月日时不同宫位,都有独立的加权力量值。天干合化,地支刑冲,进行力量的二次修正。比如“申子辰”三合水,土金水力量有很大比例的转移。至此,五行力量分布,生克程度都完成了量化解释。这是三步中最简单的一步,量化模型,连人工智能都不算。根据上一步量化强弱的结果,结合生克理论,位置关系,社会结构(比如古人以官为尊,用神多围绕官星立太极,而现代社会肯定行不通)等因素,取喜用神。然后根据大运,流年,流月的影响,判断吉凶。而到这一步,人工智能才开始发挥真正的作用。“它”需要像命理师一样,不断学习社会知识,新的结构,甚至新的语言词汇。
万幸,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我所列举的内容都是可以被学习的,对应新类像能够被不断的映射到“五行”,“十神”,“宫位”等符号当中,进行合理的解释。趋吉避凶的办法有很多,但都没有捷径!易首先是门哲学,推崇内在修心,其次才是风水等气场干预。至于做法事,巫蛊,纯粹骗术,不在讨论范围。人工智能完成前两步(全面分析一个人的命理,得出客观报告,可以随意提问,都能给你答案)+命理师完成最后一程(充当咨询师,沟通者,以人与人的方式疏通内心问题)这或许是命理界最科学化的形态。一般来说,学习第一,二步需要数年之久,现在命理师可以把精力更集中在第三步,也是极大的进展了。
不能,所有的术数都不能建立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但是所有的术数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数学模型。算命,它本身就不是科学,它没法量化,公式化,拿现有的知识去构建一个数学模型来量化它,真的是够了,同理,对于其他的术数,同样适用。其实,不光是算命,算卦也一样,大家都忽略了一个东西,外应。真想批八字,算卦,想上个台阶,这个外应就要考虑进去,而外应,就是数学模型包不进去的东西。还有真的想算命,不必非要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有时候拿着现在的时辰起局,起课,起卦,结合外应,照样断事。
数学模型意味着可重复。重复相同的步骤程序参数会得到相同的答案。周易占卜即使针对同一个求问者,同一个问题,同一个占卜者。多占卜几次,所得出的结果都不同。数学模型的结果解读是客观,标准化,规范化的。但周易占卜的结果,根据不同人的经验与解读方式是不同的。历史上那么多阐发周易的。都只是一家之言。有的卦师起的卦象准,有的学易者起的卦象会失准。这其实就是天赋和感应能力问题。另外同一件事情,如果重复起卦也是会失准的。因为任何人心里动什么念头,鬼神是知道的。质疑了卦神自然不会再得到正确答案。等等这些都不是靠数学模式能简单阐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