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不出来,就是说不出来。嗷不过我想到了可以稍微代替“我爱你”的话,很日常而且讲出来不会害羞。吃妈妈做的饭,当你觉得还蛮好吃的时候,超好吃的时候不要只是埋头苦吃,要讲出来:“今天的饭太好吃了!妈妈辛苦了!” “饭好好吃啊,还是我妈做饭最好吃!”
在中国,或者说东亚,大家可能都会觉得这么说有点“见外”或者“没有必要”。我曾建议中国朋友给他妈妈生日做点什么特别的,他的回答是“太见外了,而且工作比较忙”后来他跟我说,他跟妈妈说了一句“我爱你”,爸爸偷偷告诉他,她妈妈哭了一晚上。
这个我觉得是中国人比较含蓄,喜欢把所有的感情放在心里面,不轻易表达感情。比如,在法国,平时过节,或者父母过生日,我们都会认真准备一下,来一个意外的礼物。然后多说几句“我爱你”,父母一般情况也会哭着说”感谢你们“。
我觉得是习惯问题,我们小的时候不知道跟父母说了多少次我爱你,而长大了叛逆了之后就不愿意用这种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久而久之就感觉说不出口了。第一次比较难,说过几次之后就会比较自然了。
说不出口因为不“爱”。中国传统的亲子关系里缺乏了太多达成“爱”的必需要素。比如真正的尊重,比如温柔相待,平等共处。
我感觉不仅仅是含蓄的问题。还有自己本身性格的原因,可能还有因为没有养成和父母沟通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