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家里一直不停的催促相亲,搞得我都烦透了,每次回家都要因为这事跟我妈吵吵,家里这么着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 不喜欢我现在的男朋友,觉得他家里条件不好。所以才急着想要给我相亲找好的。我跟我男朋友初中就认识了,没错初中同学,高中也是一个高中,高二的时候好上的,这一好就将近六年了,高三没上完他就去当兵了,两年退伍之后也跟他爸妈一直在外地工作,加上我之前在外上学,算吧算吧也得有一半的时间是异地。直到去年我跟他因为别的事闹分手,他决定回老家陪我。男朋友家里着急,想让我俩的事赶紧定下来,可是我家这边却不同意,男朋友没去过我家,只见过我妈一起吃过饭,回去我全家人都不同意。我家是农村,他家也在附近不远,不是什么有钱人家,他长得不帅没工作,家里父母也没什么工作都是靠打工挣钱,也没什么养老金之类的,家里人怕我以后会吃苦。死活不同意。他家为这事没少犯愁,前段时间家里的积蓄拿出来给他又是买了车,又是首付买了房子。男朋友和我都属于大大咧咧的人,心一点都不细,不注重细节,他对我一般,没那么体贴入微,也不浪漫。整个就一个糙汉子。不过在一起也没发生多少不愉快的事,本身我也是个粗线条的人,嘻嘻哈哈啥事不往心上放。就现在这局势我真是很无奈,家里人担心的我也知道,我也都能理解都懂,但就是不肯狠心放弃这段感情。所以,我应该是选择了爱情吧,但是想想面包,还是会纠结的。
我妈妈说如果是她的年代她会选择爱情可是如果是我她希望我选择面包。年代不一样了,她们那个年代机会足够多,就算没有背景只要自己肯吃苦面包不会少,可是现在不同了。父母是高中同学,他们以爱情为源动力为我创造了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可是我这个年代,爱情不再能成为动力,它已经被降为生活的调味品,很多人的婚姻观已经到了有它更好没它也行的地步,可是这真的不怪他们。因为没有了面包没有人能活下去。父母见过太多满腔抱负与能力的人埋没在底层,被那些带着金链子肚子里除了油水再无其他的人随意指挥,而且不能避免的是金链子的后代完全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站到指挥者的台子上接着金链子的衣钵对着台子下的满腔抱负继续指挥。讲真,你真的愿意你的孩子继续你的路么?没有背景真的太难了,不要说你要和他一起奋斗,有背景的人根本不用奋斗就可以当你你的上司。退一步说吧,就算你现在嫁给了一个没有背景势力的人你们排除万难终于奔小康可是到时候我发誓你一定会像我妈一样,让你的孩子选面包。我记得当时问了我妈为什么,我妈说:我和你爸吃了苦受过累终于做到20多年好吃好喝的没让你受过一点饿,车接车送的没让你淋过一点雨,那么现在为什么要让我宝贝了20多年的女儿送到别人家去坐自行车吃苦受累?从此我坚定地决定听我妈的选面包。
刚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身边有的女孩子不在意金钱,但我的女朋友很关心物质上的事情,这让他感到疲惫。我笑着说,那是因为那个女孩子只是站在朋友的角度和你说这些,并没有打算和你长久生活。物质上的匮乏是短暂的,但精神上的匮乏却是永恒又可悲的。我对此话毫无置疑,只是,两个人在一起没有物质,何来的以后和精神上的充实。有了物质,但没有了精神,却又显得万分空洞。精神与物质不可兼得,这大概是90年代人感情上最普遍也最可悲的一个问题。永远不要奢望对方给你什么,要看两个人在一起可以面对什么,创造什么。因此在我看来最好的爱情便是可以共同面对生活上的物质,又可以互相慰藉彼此灵魂上的空洞。
读书的时候呢,喜欢一个人不是因为他有房有车,有时候眼光正好,她穿了一件你喜欢的白T恤。而到了社会之后呢,就算是阳光正好,她穿了同样你喜欢的白T恤,你也会犹豫,觉得她好像给不了你稳定的生活。你的父母不愿意让你和他一起吃苦,毕业之后你可能才会发现光有爱是不行的,面包和爱情的比重,也会变得不同。相比校园恋爱的简单单纯,确实工作之后的恋爱更加现实,你也会发现,在众多条件面前,爱上一个人变得越来越难。不是告诉你恋爱是校园的一门必修课,而是希望你在任何的年龄、任何的地点遇到那个对的人,都不要错过。
爱情是奢侈品,面包是必须品。问问自己的内心,到底需要什么,相信什么,这就是一个在简单不过的问题了。选爱情,两个人在一起共同创造面包。选面包,在拥有财富的同时在去追求爱情~如果那段感情不值得付出的话那就选面包吧。如果能下定决心那就选爱情,共同去克服困难。不过如果是我,我会毫不由于的选爱!
其实两者缺一不可,只是说当今社会两者兼顾,分量同样那么重的几率很少,爱情这东西又很飘渺,又脆弱,所以“面包”重一点会有安全感一些。当然如果一点感情都没有那就算在一起也不会长久。每个人需求不一样,决定就不要后悔,自己强大,就什么都不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