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这个词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貌似上学那会就有,但是当时这个词不是很流行,所以很少有人说。现在身边的人都在焦虑,找不上对象的,找上对象准备要结婚的,买不上房子的,买上房子准备装修的,找不上好工作的,有了好工作愁前途的,总之大家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令人焦虑的事,要不都觉得对不起这个社会了。
从我个人来说,焦虑的事情也很多,有时候焦虑到半夜醒来就睡不着,或者干脆就失眠了,有时候也会想想自己为什会焦虑,仔细想想自己纠结的事情很多都是没有清晰的规划,面对很多未知的事情往往焦虑就会加大。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在我决定离职回到离家较近的城市工作时,我听说了各种版本的离职后果,有说不好找工作甚至半年都找不上的,有说在外面工作几年觉得不好又回来的,有说我家附近的城市工资低根本满足不了需求的。在之前的工作岗位犹豫很久,常常焦虑不知该如何是好,害怕离职后真的如大家所说,但是,真的离职之后,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找到了工作,并且工资待遇不比之前差,生活也没有因此而变得多糟,反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干自己的事情,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之前的焦虑也是无意义的。
另一方面,焦虑是因为没有计划,我觉得很多人习惯了老师给留作业,家长逼迫学习的环境,很少自己做决定或是规划,等到面对自己的人生时,很多人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没有计划,接下来不知道该干什么,面对未来除了恐慌就是焦虑了,如果真的不会计划,那就可以记录,或者记账,或者写日志,将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回头看到自己的成绩,也许就不会那么焦虑了,但是之后还是要学会计划,计划能让我们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该如何去干,只有了解这些,不管结果如何,我想焦虑都会减少的。
我觉得中国人焦虑是正常的,主要的原因有几种:
1、社会的原因
现在的中青年人以70、80后为主,说说我们面临的是什么:低工资、高消费、高房价、高彩礼等等,什么都高,唯一不高的就是工资,在这样的条件下,怎么可能不焦虑呢,挣得比花得多,一年到头什么都没有,房子更别说了,简直就是恶梦了。
2、家庭的原因
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一个孩子,要不是二胎放开,还是一个孩子的居多,这样的两个人结合,最大的弊端就是2个人要照顾4个老人,还要照顾一个孩子,你说压力大不大,现在的人可能有社保,以后有养老金什么的,年纪大点的,有多少老人有那个条件的?4个老人没有什么毛病最好,一有这样那样的毛病,2个人就忙得团团转了,还得给老人治病,能不焦虑吗?
我个人觉得也是会很焦虑,孩子、父母还有生活,这些不得不考虑,其实真不是要求过高,只是正常的要求,但是实现起来还真的不容易!
我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状态。
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这就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人们想要改变当前的状况。
比如说以前的时候,很多人觉得生活水平小康就可以了,可是现在每家每户都能达到了小康的生活水平,就开始羡慕那些有车有房住在城里的人了。这种自然而然的攀比也是人们焦虑的来源。
而且现在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中期阶段,资源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人们普遍的焦虑人们会考虑怎么样才能争取到有限的资源?怎么样让自己处于最有利的地位,特别是在中国,家长已经早早的吧,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标语挂上了。如果属于一个人口大国,就算是一个很小概率的事件,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太大,总是会有那么几个人能够做到的,所以说人们会恐慌,会焦虑,会想着为什么他能做到,而我就不能了,为什么他拥有那么多,而我就没有呢。
中国人从小到大都在竞争,从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就给你放音乐进行胎教,有的妈妈比较夸张,还跟你讲英语,希望肚子里的孩子是一个语言天才,有的妈妈比较切合实际,她们为了你的颜值,在怀孕的时候一直吃很多的蔬菜水果,尤其是葡萄牛奶,因为这些东西可能会让你有一双大眼睛和白嫩的皮肤。
在这个时候,焦虑就已经存在,他们生怕你输在了起跑线上面。
等你出生之后,爸爸妈妈不仅要为了自己的工作前途焦虑,还要天天为了你的成长焦虑,怕你身体不健康,怕你学习不好以后没有好工作,怕你落后同龄人太多,毕竟中国社会是竞争社会,就像是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
这种焦虑将一直伴随着你。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跟西方的福利社会没法比,你要是没有工作你就没法生活,不想西方福利社会,没有工作有政府养你,在中国还是算了吧,你自己不努力,社会也会抛弃你,怎么能不焦虑呢。
因为飞速上涨的房价,奋斗十几年还不能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有个安居之所;因为日益增长的年纪还是单身一个,而身边的差不多年纪的都已经成家立业了,逢年过节都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询问,而你没车没房,连姑娘的门槛都达不到;因为好不容易成家了,物价又上涨了,孩子的奶粉和各种用品,还有从幼儿园起上学的学费,还有这个月的物业费……
焦虑是每个年龄段都有的事,但是在处于中年青年奋斗阶段的人最严重,因为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让他们抬不起头来,一件事还没干完,另一件事又来了,天天都忙得焦头烂额,却感觉没有什么大的收获。看不到清晰的未来,但是又不敢放弃努力,这大概是焦虑的本质了吧。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过,也都不容易,你之所以觉得轻松,是因为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焦虑没用,你得努力,一个人重要的不是身在何处,而是心向何处。
这个问题是由中国这个大背景所决定的,中国的现状和一直以来人们的生活模式决定了中国人的焦虑。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每天什么都不懂,每天觉得自己非常的可怜,每天还得写作业,因为自己在学校里的一点点的友情或者是爱情,就会非常的多愁善感,每天的焦虑、忧愁。等到大了考上大学之后,又会因为以后的找工作忧虑,因为自己得一步步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踏踏实实的找工作,自己没有任何的背景,自己得参加一个又一个的面试、复试。等到结婚之后,我们又开始了房贷和车贷,得为自己的孩子考虑更多的事情了,每天就是以挣好多的钱为自己的使命,自己过得越来越愁,越来越烦。等到我们的孩子出生后,就更不能停下来了,自己停下来自己的孩子怎么办呢?只有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自己的孩子才不会比别人差。中国人就是这样的循环下来所以就会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