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大学生,离开了家里天天催你按时吃饭,顿顿逼你吃青菜胡萝卜的妈妈,还能好好吃饭么?
可以说,“点外卖”、“出门吃”、“路边摊”一定程度上成了大学生生活状态的一个侧面,“吃食堂”成了某些同学眼里的“最后的选择”。
吃饭的环境、心情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吃饭体验,一个人走进人声喧哗的火锅店,一个人踏进全是双人桌、四人桌的餐厅,一个人拎着外卖走进宿舍或者公寓,一个人在综艺的笑声中吃完一餐......尴尬和孤独感袭来,寥寥几口吃下去就没了胃口,放下筷子怅然若失。
大学生,你为什么不好好吃饭?
食堂真的比不上外卖么?
大学食堂一直以来被贴上“恶搞菜色”、“难吃”、“一成不变”等标签,有些大学食堂可能并不如此,但还是有一些食堂让大学生们无法满意。可能是菜色的问题,可能是服务的问题,可能还会有健康卫生等问题......
与寡淡的食堂相比,外卖的菜色丰富多样,味道也好,在“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外卖软件的各类减免优惠、外卖红包的加持下,点一次外卖的钱也并不比吃食堂贵多少。除此之外,少走路也成了外卖的一个亮点。因此,点外卖成了大学生热衷的选择。
路边摊的便捷程度则最高,下了课去路边摊买饭,等个几分钟就可以打包带回寝室,甚至比外卖还要节省时间。尽管路边摊的安全、卫生问题一直是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但是为了更便捷地吃到饭,吃到自己喜欢的小吃,路边摊的安全卫生问题可以被短时间抛到脑后。食堂真的比不上外卖么?
可能对于大学生来说,食堂如果不“进步”,就会被外卖、路边摊远远抛下。
颠倒的作息和三餐
进了大学,熬夜和晚起就成了家常便饭。一觉起来,上午十点,吃早饭?还是吃午饭?
如果吃“早午饭”,那么一天可能就会被缩减成两餐——早10点一餐,下午三四点一餐。更多的时候是不吃早饭,硬挨着到午饭点,再去觅食。空荡荡的胃部受到一整个早上的折磨。久而久之对胃部造成伤害......
然而,不吃早饭,似乎已经成了大学生的“Fashion”。
夜里,吃夜宵成了热门的“夜生活”选择,晚上11点饿意袭来,大吃一顿烧烤,可能还有啤酒或可乐,吃得饱饱的去睡了,胃部还在艰难消化。
颠倒的作息和三餐,越来越成为大学的“司空见惯”。
一个人吃饭真的很尴尬
青年调查联合问卷网,对1991名18周岁至35周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7.6%的受访青年表示一个人去餐馆吃饭会感到尴尬。一个人吃饭时,速战速决(48.5%)情况最普遍。71.5%的受访青年认为商家有必要设置单人就餐的空间。
在以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高著称的海底捞火锅店,一个人吃火锅会得到“特别服务”——在你的对面放一只大熊,陪你吃火锅。
大部分餐厅没有单人座位,一个人找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没人打扰,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大学生,你吃饭是一个人么?
要美,不要肉。
大学生群体里有一批人是故意“不好好吃饭”,例如想要维持体型、减轻体重的美女帅哥们。
大部分人坚持着健康的饮食食谱,保持营养均衡,满足日常需要。但是还有一些对自己比较“狠心”的,通过节食、催吐等方法进行减肥。这些做法可能短时间有效果,但是以后呢?如果对身体造成了损害,要美,还是要健康?
大学生们,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吃饭?
当你饥一顿饱一顿,没心情就不吃饭,懒得出门就不吃饭,没人陪就不吃饭......不要忘了关心你、爱你的人在嘱咐你“按时加餐饭”!
——学会照顾好自己,才是大学生真正的长大。
在大学里,大学生不好好吃饭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理由有很多:食堂的饭不好吃、上午起床10点钟去吃饭食堂没饭了等等。
大学究竟为什么不好好吃饭呢?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年轻任性。大学生年龄在20上下,这个时候是一个人身体最好的时候。熬夜、通宵、不吃早饭,那都不是事儿。晚上熬一个通宵,第二天早上冲个澡照样精神抖擞。
大学里面不是还传言“没有通宵过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因为年轻,所以身体扛得住,熬夜、胡吃海喝,对身体虽然不好,但是身体没感觉,照理活蹦乱跳。
其次,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物质条件相对富足,基本上都能吃饱穿暖。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就想着吃香喝辣,对食堂的饭菜挑三拣四。
食堂的饭菜口感没有外面的饭店好,但是健康营养卫生。外面很多饭店口感好,但是好的口感是大量的油、盐、糖堆积起来的。一时吃的爽快,但是长期吃是没有营养,除了过过嘴瘾毫无益处。
再次,周围同学的影响。大学生刚成年,爱面子,容易受周围同学的影响而去随大流。如果周围的同学都是每天外卖吃香喝辣,就他一个人天天三顿都在食堂,就会招来异样的眼光。
即便他不喜欢在外面吃,但是为了合群、跟大家混在一起,也会选择经常性地去外面吃。
————————————————————————————————
默默a234:时而呆萌如兔,时而一丝不苟,经常干些囧事,做事喜欢极致。
因为大学生还有很多其他的事要做,除了吃饭还有很多其他比吃饭还要重要的事。
是这样的,现在的大学生吃不吃饭根本就是看心情,心情不好那就是一天都不会去吃,实在饿得不行了,就让出去的室友带回来或者直接就喊外卖了。
那这些大学生忙着干嘛呢?
肯定不是忙着在寝室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在图书馆看世界各国的名作。而是忙着睡觉,忙着打游戏,因为头天晚上追剧,开黑打游戏玩了个通宵,还在补觉呢。
而那些有对象的人呢,饭还是要吃的,只不过不能保证每顿都能吃好,吃饱。
因为要省着钱来谈恋爱,平时不节约点,在周末和女朋友出去的时候,哪来钱带女朋友去吃好吃的呢?哪来钱去开个钟点房看个电视呢,吹个空调呢?
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不好好吃饭的原因。
还有就是大学生已经属于半只脚踏入社会的人了,每个月的生活费已经满足不了平时的消费了,为了满足一两次奢侈的消费,就只有通过平时的拮据来实现了。
高中时期,每天的课表是固定的,必须去上课,请假也很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因此生活作息就显得非常的规律。其次呢,如果早上不吃饭,上午上课就没有精神,不到中午就会饿,所以大家都会按时吃饭,而且中午大家都是冲向食堂,俗称跑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少有人不好好吃饭的。
在生活高压下,很容易就饿了,相比之下,大学就显得非常的轻松。很多人一天都没有课的情况,赖在寝室不起床。有时候住的楼层高了,订个外卖还要下楼拿,因为太懒直接选择不吃饭。有时候课表一天没课,那一天的时间全都呆在寝室,又不消耗能量,如果都不会感觉到饿,因此也不会好好吃饭了。
大学这个环境给了你自由,还给了你懒惰,生活作息不规律,饭也不会按时吃了。
在我看来,大学生主要是因为不累不饿,脑力消耗的少,体力也不消耗,那么,不饿,不想吃饭的情况就多了。有一种情况就是大学里,有些人非常的忙,他们加入各种组织,根本没有时间,中午晚上和时间都用来开会,没有好好吃饭了。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刚步入社会但是还没有完全步入,学校也是全开放的对学生管的少之又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周六周日一般都没有课,周一到周五课有时也特别少。他们要是在宿舍一躺根本就不想动,当然也不会去吃饭。他们就会吃一些垃圾食品。
大学都是离家特别远父母管自己不太实际,老师也不会去过多的去管你,所以大学生在学校就是自己管自己。自己也就是刚刚成年自我管理能力也不是很强,所以在吃饭上面得过且过了。试想一下一个自我管理能力不是很强的人在不太饿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去食堂好好吃饭稍微饿点的话要不就不吃或者吃点零食。还有就是零食吃着比较爽,也比较方便,买一大包放在宿舍里早吃呢!
大学生也没有经济来源,父母当然也不会给太多的生活费。大学有好多会花到钱的地方,比如聚会、旅游、谈恋爱等等。这些都会花到很多钱,当他们的钱剩的不多了又不好意思向父母要他们肯定会在吃饭上减。
我觉得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不好好吃饭的。
像我们上了大学都是住宿的,所以不像以前那样住在家里,爸妈会准备好丰盛的餐,也会定时定点的叫你去吃饭,不管你想不想,妈妈都会督促你一定要好好吃饭,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很多人都是离开了爸妈,所以没人会提醒你,很多大学生都是饿了才会去吃饭,甚至有的时候周末没课,一觉睡到中午,就不吃了早饭了。或者是很晚吃,于是午饭和晚饭的时间点也推迟了,不对应。
很多大学生还会点夜宵吃,尤其是男生他们玩游戏玩到通宵,就会感觉到饿,就点烧烤来吃,根本不管时间了。
我认为其实大学生还是要好好吃饭的,即使没人督促,也要自己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为了身体健康。不过有些时候也没办法,因为外面吃的东西即使是食堂,都没有家里饭菜的干净,所以还是尽量吃点少油少盐的东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