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必须给社团主席发祝福,关于学生组织的等级制度,我想没有人可以和曾被报道过的那个小学生相比.
他可以说是学生组织里面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权力之大,数额之多,简直可以颠覆我们的世界观.
话说山西有个挺偏远的小学,那里有个副班长权力可“大”了。因为他不仅全权掌管着全班同学的背诵,作业,甚至是和谁玩儿等等事情。
就以作业为例,他说你交了就是交了,他说你没交就没交。
那么交或者没交,以什么为标准呢?钱的多少,他觉得钱够多,你就是交了作业,否则即使你交了作业,等老师落实的时候,他还是会告诉老师,某某没交作业。
而且同学们“贿赂”他的钱,从开始的几元钱到后来的几百元。
因为那里的孩子几乎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煤矿上班,所以孩子们都是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
面对家里孙子孙女不断提出的各种名堂的“缴费”,老人们也没有过多地怀疑,总是相信自家的孙子女。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孩子,一个副班长,居然就在几年之内“贪污”高达好几万,最后被一位回家看孩子的父亲发现,最后这件事才大白于天下。
一个小小的副班长,之所以能“为所欲为”,我想原因不外乎这几个方面:
第一,当然是这孩子自身欲壑难填,自身素质问题,之所以如此胃口大开,是因为缺少监管和约束,他才敢如此胆大妄为。
第二,老师没能及时发现。一个所谓的学生干部可以“受贿”几万元,这绝对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做到的,可见他们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不到位,或者说,他们太信任班干部,太少和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了。
第三,当然是因为父母的长期不在身边,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各种不正常。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外,还有环境,社会等等的原因。
但不管怎样,出现怎么恶劣的事情,总是让人扼腕叹息: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一个小学生的胆子都这么大?
读大学的时候都知道像学生会这样的社团是非常吃香的,每一个人都想要进去,目的其实是想要得到一些锻炼,开拓自己的视野,让自己更加活跃一些。可是现在这些社团一定慢慢变味了,各种等级非常严明了,逢年过节要给主席什么的发红包问候等等。对于这样的行为和做法,我是非常不认可的。
一、社团是用来锻炼能力和为学生服务的
社团不同的部门负责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好像一个公司一样,必须要有法人代表,要有人负责。但是社团跟社会的公司不一样,是用来为大家提高服务的,不应该成为学长用来欺负学弟学妹的地方,也不会所谓的上下级,而应该是相互帮助的地方。这样才是一个大学应该拥有的氛围,而不是所谓的铜臭味。
二、相互尊重是应该的,但是不应该强迫
一个学生会里,有主席也会有部门的负责人,有学弟学妹,主席底下的这些人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合作的关系。逢年过节问候一下自己所在社团的主席这是应该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这是对于学长学姐的尊重,是为人处世应该具有的一种礼仪、礼貌,是高情商的体现。但不应该成为一种阶层或者是等级区分的行为,不能强求必须要给他们问候祝福,不能去强迫别人做这样的事情。
老实说,现在的大学已经慢慢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缺少了很多学术的氛围,有了很多社会上不好的风气。作为还在上学的学生而言,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的学业上,而不是去想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提前接触一些社会上的事情,对于将来工作在社会上发展都是非常好的,但是绝对不能过了。
做你的理财规划师关注微信公众号:墨水坊,学习实用保险理财知识。
昨天看到同学发出这张图片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图片里的人官僚主义也太重了,等级尊卑设限这么大,还是在校生的他们就有这样深刻的认识,不可谓不可怕。
学生时代,自己曾经接触过部分学生社团的人员,也看过相关的材料。很多人为了竞选,也会各种打招呼走关系,那些手握重权的社团学生干部就格外吃香,成为了很多人竞相讨好的对象。每年新生入学后不久,就是各社团纳新的日子。校园里到处都有各社团纳新的海报,许多新生趋之若鹜。
当然,能够在学生时代参加一些组织较为完备的社团对于锻炼学生自身能力还是很有好处的。但是个人认为,加入社团的一些前提就是要三观正,品德好,而不是充斥着许多尊卑、等级观念。当学生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折手段加入该组织时,很有可能加入社团的意义就不再单纯,也可能真的很难在社团里取得应有的成绩,更不可能切实提升自己的各项组织能力。
曾经看到一个职场上的人,刚被提拔没几天,就要求部门人员每天中午帮忙打饭到食堂边上的办公室,供他吃喝。又曾经看到某一天他的鞋带掉了,要求部门人员帮他系鞋带。而究其原因就是他在学生时代就干过类似的事情,以为手握权力,就可以为所欲为。
我们对于这样的现象应该反思,可能不是只有一个学校拥有这样的事情,更不是只有一两个学生存在这样的行为。在个性极大发展的今天,许多深入骨髓的东西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但还是希望学生的家长以及老师们能够重视对孩子们这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正确面对所谓等级,正确行使权力。
看到了这个新闻,自己想到了自己在大学期间的遇到的那些学生会。
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很怕麻烦,很不想让这些事情来找自己,所以坚决不参加学生会的选拔以及纳新。
后来事实证明是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坚持自我的想法是对的,因为他们的行事作风让自己真的觉得很难以接受,觉得很毁三观。
从学生会的主席下到管事的小干部,每个人都摆出一副官威来对待普通学生,就好像普通学生必须要臣服他们一样的那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自己当时以为是只有自己的学校这样的,结果问了自己的同学,他们的各个大学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结果无一例外全是这个模样。
当时自己就很不明白,说为什么要成为那个自己很讨厌的那类人呢!
我们小的时候很讨厌那种摆官威,拿着学生干部一点点的权力,就开始欺压普通同学的那些学生。
可是自己一旦进入学生会,就发现自己真的开始慢慢的成为自己当初最讨厌的那类人。
学生会最开始的本质是什么?是希望同学们得到锻炼,然后为自己出社会打入一个更好的一个基础。
而不是说一上来就直接把最虚伪,最现实。让人觉得很难以接受的,摆在大家的面前,让学生连过渡的时间都没有,直接成为那样那样的人。
甚至如果这样的人没有学会,那么都会受到批评受到惩罚。真的很费解!
会发现学生会的干部有一个标识,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示人,瞧不起普通的同学,对于普通的同学,他们的决定要求普通同学必须拥护。所以说学生组织这种等级制度还是需要再改一改,毕竟学生会的本质初心不要忘了。
我现在距离大学生活已经非常遥远了,也没有参加过学习学生会,因此可能不太有权利来回答这个题目,但是也曾经跟学生会交过手,因此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曾经在学生会组织学生在一起跳一个运动会的开场舞。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跟学生会交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给我很明显的感觉就是学生会官架特别大,没有一点点年轻人应该有的态度,所以我满脑子都想着:“有些人20岁就死了,不过80岁才埋”。
因为我完全搞不懂他们的逻辑,在早晨训练结束之后,明明可以用一句话,就能表达出对于同学的谢意,比如“非常感谢大家的努力和支持,希望明天再接再厉”。只要表保持着真诚的态度,我相信哪怕是再简单的语言,大家也可以接收到你的尊重,但是很多学生会的同学往往就会:“嗯,大家今天表现的不错啊···”这种类似于官腔的说话方式,就让我很反感,明明三句话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偏偏要浪费十句话的时间。
尤其是他们在台上浪费别人时间而不自知,还表现出一副体恤人间疾苦的样子,我简直就想打爆他们的狗头。所以现在回想起曾经他们的样子就感觉:你拿自己当根葱,谁拿你炝锅啊!总体来说还是作业太少了,让他们没有真正的接触到社会,只在自己臆想中的社会关系的象牙塔里面生活。只希望他们能真正的走入到社会里,体会社会当中应有的边界和规则,也许他们习惯了这种等级制度,当没有人去照顾的时候会有一点点落差,但这也是他们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公众号,废柴的战斗笔记
有学生会团体在微信群里说,参加学生会的部员没有给部长发祝福,这是一种没礼貌的表现。听起来就觉得特别无聊,过节就必须给社团主席发祝福吗?你只是一个学生会社团而已,大家因为有着共同兴趣而在一起组织一些活动,又不是什么国家权力机构,就算是国家机构,过节就必须给领导发祝福短信吗?似乎也没有法律规定必须这么做吧?
学生组织的等级制度,只是为了方便管理和组织和协调一些活动罢了,旨在提高一部分人的活动能力和管理能力,如果真的把小小的社团主席当作令箭,以后真的当官了,还不有样学样,摆威风,摆架子吗?更何况你还没有实质权力,如此行事势必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
事实上,一个人做官的目的不是为了彰显自己,而是为了更好的为大家服务,如果你能力强,有想法、有主见,大家都对你比较信赖,大家把你扶上领导岗位,是为了让你发挥出更多的作用的,是对你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的。越是当领导,就越需要起带头作用,因为你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啊。如果只是看到了领导的耀武扬威和摆架子,这是错误的理解了当领导的真正含义。
学生组织的等级制度,让一些当了领导的学生天真的认为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心中突然有了莫名其妙的官瘾,如果处理不当,对个人的人格和事业发展和人际关系都有些不利的引导,这是需要高度重视和纠偏的。如果只有官瘾,没有脚踏实地的学好本领,出了社会是要遭遇到很大跟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