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单身,过节回家累累累
在北京工作的小玲今年29岁,目前仍然是单身状态。平时父母给她打电话还只是聊聊家常,但是一到过节,家人朋友几句话就归结到:“你年纪也不小了,最近有没有谈男朋友呀,赶紧找个吧,再不抓紧以后真的找不到了”之类的逼婚话上。临近中秋,家人的电话更是频繁。二位老人告诉小玲,他们已经帮她把中秋节那几天排满了相亲活动。
小玲平时工作很累,原本想趁节日团圆之余顺带休息的想法瞬间被打破。想想开车回家高速路交通堵塞,坐火车回家人满为患,回到家又要像赶场一样马不停蹄地去相亲,再加上少不了的亲戚们催婚的关心唠叨,小玲的这个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怎一个累字了得。
心理点评:正面理解家长的催婚吧。首先在心中确认家长是为自己好的,虽然好的方式令人有点烦,但始终不婚也令老人家担心。我倒建议可以和家长深入地谈一谈,将自己的现状以及今后的打算一五一十地告知老人,在老人理解的情况下,彼此的生活也会平静和安稳很多。
独居老人,过节就像过关
62岁的李阿姨独自生活在北京的一栋居民楼里。几天前,老街坊给李阿姨送来了一盒月饼,李阿姨突然意识到,马上就要过中秋节了。可一想到别人阖家团圆,自己的儿女一个在德国读博士,一个远嫁新加坡,李阿姨便忍不住伤心落泪。
李阿姨说,别的节日可能还好点,但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家人若在这个节日里不能团聚,过节就像过关,心里真是不好受。
心理点评:中秋佳节不得团圆,确实会使独居的老人心生悲凉。老人们不妨找一些其他的活动,比如约上几个老友,到公园散步听音乐;与其他亲戚相聚一下叙叙旧,将注意力从儿女身上转移开,不要让自己陷入抑郁的情绪中。也就是说,虽然儿女不能回家确实悲凉,但不要任由自己沿着悲凉心绪前行,自己的心绪要由自己来掌控。
80后父母,过节前后孩子生病
宋先生和吴女士是一对80后夫妻,最近几年来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过节。因为上幼儿园的儿子经常会在过节前后生病。平时孩子跟着姥姥、姥爷住,挺健康的,可是一到过节接回父母身边,不是发烧就是感冒咳嗽,要不就是闹肚子。不要说实行过节的计划,就是平平安安都是奢望。
对于这个中秋节,同事们都安排了相应的出游计划。但宋先生和吴女生只盼望儿子能健健康康,不要动不动发烧感冒就阿弥陀佛了。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宋先生和吴女士,每次一过节,他们就会有种被抽空的感觉。
心理点评:孩子过节前后生病,往往是因为平时由祖辈照看,起居比较规律。过节时与父母在一起,孩子由于过于兴奋饮食和作息变化比较大,发烧感冒的情况就比较容易发生。如果父母们注意给孩子保持正常的饮食和起居习惯,就可以有效避免孩子在过节前后生病。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健康快乐不生病,每天都是中秋节。
另外提醒大家,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悲秋情绪再加恐节症,人们的心理压力会无形中加大,更容易沾染抑郁症等心理问题。所以,一定要记得注意关注自己的情绪,莫让悲秋充盈整个美丽秋季。
一位心理咨询师曾经给他的一位脾气暴躁的咨询者开出了一剂心灵药方:“从今天开始,我将增加我的幽默感。快乐、幸福和祥和将成为我生命的常态,而我将变得越来越善解人意,讨人喜欢。我将成为人们生活中快乐和善意的中心,我美好的理念将给每个人都带去幸福。从今天开始,这种祥和、欢乐和美好的情绪将成为我的常态,我的内心对此永怀感激之情。”
医生嘱咐咨询者,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睡前都要对自己重复这段话。1个月之后,咨询者的太太和同事都说他变了,变得随和,有亲和力,让人觉得容易相处了。
放假,应该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尤其是学生党,特别喜欢放假。但是现在社会中出现了一些人,他们患上了一种病,叫做“恐节症”。这种病不会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而是心里的伤害。
形成“恐节症”的原因有许多:害怕加班,害怕送礼,害怕各种亲朋好友……在放假前,很多人早就计划好这个节日该怎么过,但是公里突然来了个通知-临时加班,让许多的人美梦破灭。在下个节日时,自然而然就害怕悲剧再次重演。到了过节,少不了的就是走亲戚,然后送礼。对于一些上班族来说,自己的薪水本来就不高,现在还要支出去那么多,简直就是放血。放假的时候,各种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可能会有很多亲戚对自己“嘘寒问暖”:“工资多少啊?女朋友找了没?什么时候结婚啊?……”让许多人想多都躲不开。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与其躲着这些麻烦,不如试着在这些灾难中寻找到新的机会。在公司加班的时候,我们可以表现的优秀一些,让领导知道我们是一个勤奋的人,在心里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在以后升职加薪中优先考虑自己,而且法律规定节假日加班三倍工资,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之中更加的潇洒。自己再送礼之后,肯定也能拿到回礼,正所谓礼尚往来。有时候可能我们的回报远远比自己付出的要好。当亲朋好友问自己问题前,我们可以找一些事情做,让他们觉得自己无法打扰自己。或者也可以先反问他们:“您的儿子学习怎么样了?考了第几啊?……”先下手为强,让他们不想与自己交谈。正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需要在挑战中找到机遇。
大学男生,囊中羞涩内心焦虑
小王是一名大二男生,面临这个中秋节他感到内心焦虑,压力很大。上周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吃饭时,无意间听同学们说中秋节要给女友准备一份像样的礼物。小王突然意识到,情人节时装病躲过去的礼物,得在这个中秋节给女友一并补上了。
小王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每月给小王寄过来的零花钱在1200元左右。小王留下自己的生活费,每个月请女友吃个饭逛次街送点小礼物,卡里的钱就所剩无几了。中秋将至,大家都要给女友送礼,小王想起这个就犯愁,自己如果不送的话,在女友面前肯定说不过去。但一瓶差不多的香水怎么也得四五百元,一件叫得上牌子的衣服四五百,看场电影吃顿饭二三百。自己这个月节衣缩食,再借点,怕是都不太过得去。因此,中秋节前的小王简直是坐立不安。其实不光是小王,很多大学男生都曾表示,过节就像被打劫,一想到意味着超支消费的节日就心生恐惧。
心理点评:大学期间的恋爱如果耗费过多的精力和财力,一旦发现双方不合适而分手,可能会给彼此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节日里送礼物可以充分表达爱意,但绝非最好的、唯一的方式。恋爱中的男女心灵上的需求比较强,而使心灵得到满足当然不止使用物质的方法。聪明的大学生们不妨动动脑筋,用自己的诚心与创意和女友过一次浪漫的中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