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认识了一29岁女,不漂亮,防疫站的。问她为什么剩,她说没人要,说没有爱上过别人。问她择偶标准是什么,她说没有要求,对她好就好。随着聊天的深入,她慢慢讲了过去的故事:相亲了N回,第一次是个部队转业的,但是说由于对方文化程度不够,没有共同话题,后来人家当了小老板;第二个是银行职员。家庭条件不错,但是没有品位;第三个是移动的,很帅,比她小点,不过据说是互相不和。然后,没了?我没有追问,只是问她就没有主动地动过心吗?她坚决说没有。我于是试探性地说自己如果05年就业不读博的话,那么现在应该积累了几百万吧。她就缓缓打开话题了:有同感,说认识一个国企老总,上海交大的硕士,几年前38岁,很有品位,经常飞上海听音乐会。她说他是个很好的男人,有老婆,因为事业36岁才要孩子,她见了他不能自持。甚至说了他们从认识到差点XX的经历,说他技巧很好,但是没有和她那个,真的是个好男人,现在还很怀念他。
我现在很感谢那个剩女的真诚,如果不是国企老总,有钱有权,那么她还会评价他有品位,好男人吗?她相亲失败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心理标准定位在多金与权利上。普通男人都不能入眼。
男人说现在的女人只爱钱权不爱人,这句话半对半错。即使自己经济独立甚至比较富裕,女人也会因为男人的钱权而对他倍加关注了解,也因为钱权的原因觉得这样的男人魅力非凡。因为目前我国社会普遍对成功的定义是钱和权,女人都爱成功男人,这样会因为开始时候对钱权男人的崇拜很容易转化成爱情,而且是发自内心的。
女人择偶是社会的风向标,因为女人都爱成功男人,而成功的定义在各时代是不一样的。古代之所以有美丽小姐爱上书生,是因为那个时代读书人的社会地位高,是成功的魅力标志;今天我国社会定义的成功是金钱;当社会发展到比较公平,人们对金钱的狂热退去以后,那么就会出现欧洲的情况: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成功,那时的女人择偶才会呈现健康化。
因此,包括这个小木虫论坛的剩女,你们嘴上不说,但是心里的择偶标准已经定下:学历+金钱+权力,至于能否实现,那么看你们的造化。但是目前的情况看,一般没有深厚背景的男青年根本做不到。
现代社会职场上男人对女人并没有压倒性优势。所以在同一层次的年青人,社会地位与收入上男女基本一致。但如果女性都要盯着上面那一层的话,总体上就会有落差。就像错开的扣子。
女人的安全感比较多注重物质,就是要吃好住得好...简而言之就是生活质量有保证。男人的安全感偏重于精神方面,你有对这个人,这个家庭倾注了多少感情,这相东西虽然无法量化,但却是能够感觉得到的。家庭并非是有了个房子,两个人一起住着就是了。
男人从物质上支撑,女人用精神织补(当然,当前的社会这个角色有一点模煳),这样才能成就一个家。中国是人情社会,只要看一下男人对孩子的执着和热情(对比一下西方社会对生孩子的态度)就可以了解。
抚养下一代,需要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无论是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但是精神上的教育无疑是比物质稳定对下一代的成长更加重要。特别是在今天所谓没钱的男人,其实是能够保证下一代衣食无忧的。目前女人所说的物质保证,明显不仅仅这个的。
所以女人会说,我不能耽误了下一代,要给下一代更好的成长和教育,于是什么都是要最好的最贵的,诸如此类。这是畸形的心态。选择这样做的家长,往往是自身知识有限对于子女的教育,不能提供好的精神方面的辅导,而寄希望与物质上来弥补。
剩女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话题,为什么是剩女会越来越多呢?我觉得应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剩女大都自身条件好。
随着社会的进步,过去那种男尊女卑的时代已经过去,越来越多的女性都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拥有稳定的收入,完全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对爱情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基础上,更多是心灵上的相同,除非遇到非常心仪的男神,她们才会愿意将自己嫁出去。
身边的一个朋友拥有大学学历,在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她拥有了两套房子,年薪也在十几万,所以,她对自己的另一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半的要有房有车,年薪要比自己高。
于是,她渐渐地发现有的对象虽然有车有房,但是身高不够,形象较差;有的对象外形符合条件,但是家庭条件又不好,无车无房……就这样挑来挑去,在茫茫的人海中,她总是不能够挑到称心如意的另一半。
时间如流水般转瞬即逝,她的年龄逐年递增,慢慢地就到了30多岁,对爱情也失去了信心,不经意间就变成了剩女。
第二,剩女性格比较孤僻,属于宅女型。
有些女性不擅长社交,常常独自呆在家里,除了上班就是回家,两点一线,社交圈非常的窄,她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接触心仪的对象。
例如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她就是性格比较内向,呆在家里一整天地看电视剧,尤其是韩剧,里面的男主人公总是又帅又高,家境富裕。这就在她心里留下了一个完美的男人形象,她觉得自己的男神也应该符合这样的标注。
梦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都是骨干的,当家里给她安排相亲对象的时候,她就发现对方与电视剧里的形象有很大的出入,于是便将对象拒之门外,不再深入了解。如此一来,他对家里安排的相亲,失去了信心,自己又不愿意主动到外面参加社交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久而久之年龄就越拖越大,最后成为了剩女。
剩女因为贪婪,不是只要有钱就可以嫁,也不是只要有感情就可以嫁,又要嫁个有钱人,又要是各方面都有魅力的成熟男。明白自己想要找的是伴侣,这就是成功的基础。
很多人的择偶观差没有这么纯粹,把一些自己想要却无力得到的东西一起打包了进去。
目前社会价值观的扭曲病源是我国处于原始积累时期,现在绝大多数人做的不是事业,他们只知道赚钱。《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也。真正的事业,为的是本体与相对永恒,普罗天下与推动演进的举措。否则都是职业而已,职业为的永远只是生存。我们要追求并非只为了生活,而要追求生命更深层次的东西。对待身外的金钱地位、祸福等是随时势机遇等频繁变化的,只有自己的思想知识伴随一生不会被夺去,机遇到来时有符合时机要求的本事自然就会得到发挥。太多的人努力追求物质财富,但是背景、市场、政策走向及所处位置决定了绝大部分,人应该做的就是按着自己的处境与特长往前走,问心无愧。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就接受目前的结果,贫穷时不迷失,享受到富有也不要沉沦。始终以自己的目标的完成为乐。甚至自己的身体也不一定能自己完全掌控,身体只是形式,形成身体的那个本体才是真实的。
真正的事业,一定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而今天我国社会定义的所谓“成功男人”,有几个能在人类历史的纪念上?按今天我们社会的功力标准,耶稣、孔子、莫扎特、贝多芬……都不算成功,因为没钱没权。但是,从人类历史看,他们是真正的成功者。
门当户对是必须的,现在男女平等。经济独立的女人才值得尊重,如果说硬要认为漂亮能带了价值,那这是对所有女人的侮辱,因为每个女人都会老!爱情和婚姻都不是高攀的借口,因为现实就是城里的男人根本看不起农村的女屌丝,门当户对的白富美和农村的女屌丝是有区别的,农村的女屌丝认为不用上学不用工作就可以进城,把一切意淫的很美好,但却面对不了城里男人(高富帅)的打击,现实就是城里男人不可能会爱上比她差到十万八千里的农村女屌丝的,何况还那么穷酸那么低贱,还始终认为城里男人智商有问题就会爱上她,非她不娶了,还认为城里的白富美都比她笨谈个恋爱都AA制,结个婚买房子也是男女双方父母还各处一半,殊不知靠男人这种行为在城里的女人眼里很低贱很蠢,因为每个女人都会老,再加上现在的男人都靠不住,所以城里的白富美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毕竟离婚是不犯法的,不善待父母是犯法的,这就是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地位区别。就像穷人和富人一样,女人穷了一样低贱。古今中外门当户对,门当户对不分未来和现在不分男人和女人,但分了富人和穷人,所以条件越好的人越要门当户对。门当户对才是对女人的尊重,因为只有在双方经济对等的情况下才会得到真正平等的尊重。
我想,就我而言,现在,在自己为数虽不算久远的人生经历里,我可谓阅妇人很多了。我享受过女人最美好的一面(是我十一岁之前依偎在亲生母亲的怀抱里,沐浴世上最纯美最温暖的母爱),直到我二十二岁那年,我才在自己的人生意识里面开始真正客观直面妇人。
长大后,在与女人情爱层面上的交往中,我开始有意识地探究和剖析妇人心性的渊源。我很失望,甚至有点绝望!然而,生活总要继续,我依然无法解脱未来必须娶一妇为伴并共同繁衍后代的命运。所以,我写此篇的动机,并不在于否定妇人,也并不想影响看过此文网友的吃喝拉撒,其宗旨,只想为众人提供一个另类的思维,一种认识女人的崭新思维。我最大的期盼,却在希望众人读了拙文后,能从此杜绝对妇人某些庸俗作为的痛恨和怨怒,而从理性的角度去理解并透悟妇人。只希望妇人从此不再那么的不可思议罢了!
金钱.地位.学识.修养.谈吐.都可以提升男性的魅力.对生活有要求.但不去伤害别人.没罪吧?即使如此造成这样的问题.是社会问题.为什么以前的人不这样.喜欢军人.学者.而现在.喜欢有钱有闲.有品味.这些东西不是社会的传播吗?无所不在的网络.电影.电视.新闻.周围的环境在告诉我们.贫贱夫妻百事哀.离婚率告诉我们.婚姻没有保障.感情要变化.所以与其去最求看不见.摸不着的感情.那些实实在在.看的见的金钱地位.似乎更有保障.仅此而已.一个个待价而沽,与其做伸手就能摸到天花板的城中人.不如在城外看着广阔天地.或许孤寂.或许星光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