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的日子虽然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但是我想应该大部分人都有这种经历吧,这种经历就算在别人的眼中不是那么的举足轻重但是在我们自己的心里却是占很大一个分量的,曾经有一个长者跟我说过,年轻人吃过的苦那不是苦。
那只是在尝试生活,年轻人过过的苦日子,那不是苦日子,那只是历练。我们要庆幸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能够经历这些事,即是历练又是经验。对于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我的这次历练呢时间很短但是却是很难忘,我家旁边有一个快递邮政的快递分拣点。
整个市就这么一家邮政分拣点,有一年我放暑假,在家没什么事,所以父亲让我去试试看,说那里特别累,一般人坚持不下来,尤其是我这样的年轻人,那个时候我很犟,父亲说我不行我偏要试一试,然后就去报了个名。
他们那个地方都是晚上工作,白天不需要临时工,所以那天晚上我就去了,去的时候门口站着一拍人,都是那种中年大叔,一个个长得都好壮的那种,他们都蹲在那,等着领头的出来带他们进去,看样子都是老手了,我当时去的很急。
六点集合我五点半才从家里出发,还错过了一班车,本来准备到了那个地方的时候吃一碗面条什么的,可是没赶上,买了零食放在包里又不准带进去丢在了门卫室,领头的领着我们一群人,进去之后给我们讲了一下规矩,然后发给每个人一个黄色的小马甲。
穿上之后就像电视里看到的劳改犯一样的,我发现在这么一群大叔里除了我竟然还有几个年轻人,领头的手一挥示意我们几个年轻人出来去卸货,我以为卸货是个容易活,是对我们年轻人的特别关照,年轻人就是年轻人想法毕竟还是太过单纯。
上半夜十几米的大货车卸了五六车,然后分拣好的,后半夜又得重新装上去,有的快递又大又沉,肚子饿的两眼冒金星,干的差点晕倒,还好半夜两点补贴一顿饭,几个大叔倒是干的游刃有余,那是我第一次熬夜熬通宵,也是第一次做这么重的事情。
早上在门口领了钱,坐上公交车,一上车就睡着了,本来几站就能到家得,愣是让我坐到了终点站,然后又坐回来,回来的时候又差点坐过站了,回家从早上八点睡到了下午五点,手臂的酸疼感好几天都没有褪去,至那以后,父亲说我学习都用功多了。年轻人就是要多经历一些事情,对于我们来说这不是厄运而是财富。
艰苦的日子在我看来分两种,一个是,精神生活上的艰苦,另一种是物质生活上的艰苦。精神生活中最艰苦的那段日子应该是在中考前的时光。当时的做模考卷的分数离市重点还差很远。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没有课外书,没有音乐,连记日记的时间都没有。
当时在桌角立着粘了一把尺子,每天做题的数量已经不是按套卷计算,而是按高度衡量。每天六毫米的套卷,做不完不睡觉。喝咖啡的数量从一天一袋,变成了一天三袋,最后变成了一天五袋。除了吃饭睡觉学习之外,唯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在特别烦躁的时候,偷拿爸妈的手机,给闺密打一个电话。
那是一段特别枯燥的日子,卷子旁边格尺的刻度,就是那时的我活着的意义。
物质生活上的艰苦要追溯到大学刚毕业的那段时光。刚刚走出学校的校门,正在体验毕业即失业的生活,拿着父母给的四个月的房租,和不到900元现金,开始挣以后的生活费和房租钱。
当时自己瞎要强,决定这份房租就是自己这辈子最后的啃老钱。可惜,当时刚找工作,每月的工资只有区区1200元,而且还要压半个月工资,开源不成,只能节流。
所谓的节流也只能是在口粮上省钱,一天三顿饭缩减成为一天两顿饭,一天两顿饭又缩减成了面包和泡面,最后感觉还是不够,只好每天吃白水挂面。
第一次吃白水挂面点酱油时感觉还不错,挺轻淡,认为自己应该不会吃腻,三天之后我发了疯的想吃肉,早餐车上一块钱一根的烤肠,差点吃得我眼泪流下来。
也是那一个月的时间,由于吃的不好,开始暴瘦,成功的由三位数的体重瘦到了两位数。当时每月工资1200的我,用两个月攒了2000元,交了下三个月的房租。三个月后我有了转正工资,每个月1800,这才慢慢的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
感觉每一段艰苦的日子都是一个在刷下限的过程,而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每一次仰望,又都是在提高自己上限的过程。只有下限够低,上限够高,生活的空间才可以更广阔。
现在再回想曾经的那些艰苦的日子,当那些难熬的岁月被时光冲刷磨平之后,剩下的都是苦难过后的坚韧,好像一场场飞升前的渡劫,又像一次次完美的洗髓,没什么是平白无故的,要珍惜。
觉得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难熬艰苦的日子,或长或短,但这段日子你一定不会忘记,从这些艰苦的日子中,你会吸取到教训,获得经验,你也会变得更成熟懂事。
我觉得我就经历过这样艰苦的日子,虽然我现在才大二,似乎正是无忧无虑读书的年纪,又没人管,多轻松自在。我曾经也这么以为,可直到上学期我才发现原来并不是这样,可能刚刚叙述的那种美好都是属于有钱人家的孩子和会管理自己的人,好可惜我都不属于
家真的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庭,而我的学费真的是高的吓死人,所以说每个月的生活费大概就是一千多一点吧!而我又是那种我自己都不喜欢的姑娘,我喜欢买各种化妆品,而且还不喜欢乱七八糟的牌子的,我会忍不住买自己喜欢的衣服。
但家里并没有多的钱给我,每个学期开学我就会收到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所以一开始我是很富有的,那种情况下就会不断的透支,结果期末段位一个月是真的活不下去的那种,所以我才开始兼职的。
那段日子现在想起来真的都觉得心酸,每天我都会计算着支付宝加微信加现金一共有多少可以活多少天,可以支撑我多久。有时候跟朋友借一两百,花完了也不好意思再借。而我又有点好面子从不会跟室友讲这些。
我记得最窘迫的一次,我是出去干嘛,然后我室友让我帮她带份鸡排,十块钱,但是我全身现金加非现金一个六块,我都不好意思跟她说我没有,厚着脸皮让我闺蜜转了十块给我,还想尽了各种借口。
真的觉得没钱的日子好难过,所以现在听着那些说什么视金钱为粪土,我真的觉得嗤之以鼻。这种人肯定从来没有经历过没钱的日子,所以他又有什么资格来发表这些长篇大论,我不喜欢这样的人。
也正是因为上学期那段艰苦的时间,数着仅剩的钱过日子,不敢买任何的东西,我真的觉得自己特别可怜。我知道我的家人也幸苦所以我不敢也不会再多问他们要钱。
这个学期来我知道要努力管理自己,管好自己段位生活费了,自己想了想,想要买更多的东西就好好工作就好了。艰苦的日子也是让我学会了很多。
都是坎坷的日子会教会你道理真的是这样,那些日子虽然当时真的觉得难熬,但现在再回头看看便觉得没什么了。
我觉得以前最艰苦的一段日子就是在我大姑家寄人篱下的时候。在别人家不比自己家,而且有些心境是不能袒露出来的,生怕做错事情被别人讨厌,喜欢讨好别人,我把自己比喻成一只畏手畏脚的猫咪。我之前在我大姑家住过两个月,我大姑对我挺好的,虽然谈不上寄人篱下,但是在别人家那种感觉,也有些坐立不安的,刚开始还是没什么说的,到后来冷嘲热讽,让我很是难受。
每一天吃饭的时候,吃得就不像家里面狼吞虎咽那样,吃得中规中距,喜欢吃的和不喜欢吃的,没什么区别。而且在家从来不收拾桌子,捡碗的我,在我大姑家变成了乖孩子,每次吃完饭我都会帮大姑撤碗,因为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我只是吃闲饭的。
而且如果遇到吵架是我最头疼的,我有时候会觉得是我在这边住,造成了姑姑和姑父的争吵,有一些话折射到自己身上,像针扎的一样,那两个月过的十分漫长,那时候我才明白家是最肆无忌惮的地方,金窝银窝也不如自己的狗窝。那段时间想立刻逃离那里,一刻不想留,有时候我大姑说我,我都觉得她的话仿佛就是在骂我白眼狼,那段时间我也很少和大姑交流,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的确让人很难度过,但我也成长了很多,也算看尽了人间百态。现在和大姑聊起那段时间,我都是比较刻意的去回避,不是怨恨他们,只是不想让自己一味沉浸在那段时间里。
当年或现在,我经历过的艰苦的日子无非是经常被开除呀!这里做事开除,哪里做事开除,其它没事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