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孩子随谁姓的问题,在二胎政策开放之前,就时有发生,更有因为取名闹上法庭调解,两家长期不和,或者最终导致离婚的。
在笔者看来:姓名真的是一个符号而已。
一、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中,对姓的解释是:人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从女从生,生亦聲。《春秋傳》曰:“天子因生以賜姓。”
二、我国《民法通则》第99条第1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三、我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应到户口登记管理机关进行户口登记。同时,我国婚姻法第22条明确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未成年人的姓名权由父母双方共同协商行使。
四、著名遗传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卢大儒从遗传学的角度,提出一种兼顾男女双方姓氏传递的观点。从遗传学角度分析,子女基本上是均匀获取父母各一半的遗传基因,是父母基因共同的传承。从这个角度来看,子女跟谁姓均可以,没有原则问题。
从遗传学和表遗传学的角度,母系遗传传递的贡献要大于父系遗传,母亲传递给子女的基因要略多于父亲,主要是性别相关的X染色体的基因要远多于Y染色体。如果女儿跟随母亲姓,就可以长远地将母姓传递。
我十分赞同网友点赞最高的回复:为什么都要和自己姓,难道有王位要继承?
点赞次高的是:维多利亚大牌不?人家现在姓贝克汉姆!瞧给你们惯的。
由于我家距离公婆家有一段两个小时的车程距离,每当下班后,我既想看看儿子,又想看看女儿,每天这样往返着折腾,我的内心苦不堪言。更糟糕的是,孩子谁带,他就跟谁亲。每次带着双双去父母家,或是带着小智去公婆家,两个小孩都把他们当陌生人,不愿意亲热,双双总喊着爷爷奶奶好,而小智就喊着外公外婆好,长久下来,这也造就了两边老人的偏心。两个孩子在一起,也常常出现矛盾。孩子和亲人间的矛盾很快引起了我和丈夫之间的热战,我和他都觉得自己父母对,所以常常发生争吵。其实我知道,丈夫不过是怨我,擅自让孩子随了我家的姓。
我和丈夫开始谁看谁也不顺眼,一次我们又为孩子的事情吵起来。丈夫说,我家没有尊重他家,一家人都是自私鬼,如今两个孩子没有凝聚力,全怪我家擅作主张。我很生气,也反讥道,当初生孩子的时候就已经说好了,是他爸妈临时变卦,不讲信用!从那以后,我们陷入了冷战。我性格强,平日里又忙于工作,回家倒头就睡。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我和丈夫在全家人的怂恿下,决定要第二个孩子。我和丈夫结婚五年,大女儿双双已经四岁了。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加上我和丈夫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所以全家人都赞成我们再要个孩子。母亲提前打好了招呼,说第二个孩子得随着咱们家的姓,现在都流行这样。公婆和丈夫为了说服我生孩子,减少阻力,也就答应了此事。
当初商量时还一片祥和,和当儿子小智出现后,矛盾从此产生了。公婆看着我生了个儿子,于是反悔,说儿子还是得随着他们姓。母亲不高兴,于是让我偷偷给孩子上了户口,跟着我父亲姓。公婆得知这件事后,很是生气,当即去我家找父母理论,我站在父母这边,与公婆争吵起来。后来,出于赌气,我将儿子丢在了父母这边养,只让公婆照顾大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