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次回国, 飞机晚点, 半夜1点才到,饿成狗了。在车上心想这半夜三更上哪吃饭去? 没想到到了家,我家楼下竟然有两个烧烤摊儿。。。凌晨快两点了啊,真是感动中国啊 老板 来5个肉串5个板筋 两个腰子 您先烤着 我先把箱子送上楼。。。 对了 啤酒有凉的吗 两瓶普京。。不止烧烤摊儿 旁边的小超市 水果摊 洗脚屋都开着,不少年轻人三五成群 吃烧烤 谈天说地。。。另外 效率,顺丰快递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 我在国外网购 2周到货算是快的 一个月也不算慢 两个月。。。你去查查 可能还没发货也不一定。我在北京买一个东西 我说着急要,买家竟然晚上9点给我留言,说在附近宵夜 可以顺便给我送来。 找人帮忙写处理英文邮件 一个英语大三学生帮忙 每月1000元人民币,妥妥的,几乎无时差办公。(这工资是市场定的,不是我定的, PS:not hiring now)我是什么感受呢 活力 这个社会的活力 就像一个少年 永远精力充沛 你想去玩 随时奉陪 你想玩什么随便,什么都行 。 每个人都那么努力的赚钱 想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不是每个社会都是这样的。还有绝大多数中国人没有狐臭。所以我们不需要闻刺鼻的狐臭也不需要闻刺鼻的香水。绝大多数欧美人都有狐臭,这是基因决定的,他们必须用香水,他们必须早上洗澡,这些习惯都可能是与狐臭有关的。
对知识和教育的所持观点不一样,导致穷人通过接受教育/努力工作致富的可能行,中国比美国大。美国提倡精英教育,极少数精英带领少数中产统治大部分没文化的劳动人民,他们中很多人100以内的加减法都要用计算器算,缺乏科学常识,不重视教育——反正高中毕业也能找个活干不愁生计。美国名校大多是私立的,学费高昂,教育成了贵族消费。大多数公立中小学的教师上完课就算任务完成,不会尽心尽力传授知识,作业交上去可能1个星期都没改好,还经常找借口不来上班(自己生病了,孩子生病了。。。)反正工资是固定死的,又没有绩效奖金,学生学的好坏未必上心。家长也觉得学习好坏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老师能力的问题,他们也不会像中国家长一般督促孩子去做作业。如果家长是没上过大学的工人,那么孩子也不可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好的孩子还会被人取笑成书呆子,或者老师的马屁精,于是整个风气就变得不好好学习是一件很cool的事。当然,有钱人去读的私立学校肯定不会如此,学风严谨,我们这儿一丹麦家庭的孩子就读私立高中,天天学到十一二点才睡。但是穷人读不起这样的私校,长此以往穷人的孩子依旧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从小就开始认真学习考入常春藤依旧是富人。
中国的学校和家庭会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来对待:在大一点的城市,大多数教师和家庭(不管经济条件好坏)都会督促孩子认真学习,学霸会受人尊敬。如果把父母没文化的、家里条件不好的孩子放在一个‘要好好学习’的大环境中,他也有可能考上好学校,找到一份体面工作而进入‘小康’。换句话说,在中国,社会为穷人成为富人创造了较为公平的条件。 从偏远地区来到大城市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孩子可能成为留守儿童,但是一旦赚足了钱就会想办法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工地上有手艺的比如木工,泥瓦工,挖掘机司机的工资比搬砖的高,蓝翔技校也是学校,父亲搬砖,攒足了钱可能送儿子去学挖掘机,到孙子辈可能就会上大学了。 我小时候的一些同学,父母也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的是出租车司机,工厂工人,小店店主,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要求自己的孩子认真学习,有的人还成为了学霸。知识改变命运,感谢我国全社会都有这个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