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离家远,每周都要和爸爸通好几个电话什么都聊,从吃饭到天气,自然逃不出每天经历的实验一开始他们就知道药理是要用小动物做实验的,我就告诉他们我现在养了多少只小白鼠,拿他们怎么做实验——养的油光水滑后,给他们吃我们的药,然后日子一到,杀杀杀(就是取材取血)。后来我做细胞实验了,就又跟他们说我养细胞啦,细胞是什么他们其实不懂。我就告诉他们,人就是有很多细胞组成的,不同的细胞长成不同的样子,组成人体不同的东西——眼睛,皮肤,内脏~有段时间,我细胞没养好,主要是没有用心,没有每天看看,照顾。我就和爸爸哭诉来着。后来,我爸再问我实验,总问我细胞有没有用心养我爸总以为我能在硕士期间,发明新药呢其实,我就是个科研民工。要让我老爸失望了其实,你不用回答太深奥,我觉得家人更多是为了有个很好的话题,当然好奇的成分也很大。我就经常和我爸说,我养的小白鼠又生了一窝小老鼠,我的老鼠跑了,没抓到,想买老鼠药去!我的细胞污染了。为啥污染,什么叫污染。就是细胞培养的时候要没有细菌,就跟肉长毛一样,叫污染了。那样的细胞不纯净了,不能用了。怎么办,扔了,重新养个新的。好吧,有时候会问做这个干嘛,我就说,这个是一切药物的基础。人吃的药有没有毒,有没有药效,靠不靠谱,不能直接人试。就用小老鼠,细胞试。好的,继续研究,不好的,要不扔了,要不然就再改造。太复杂的机理、通道、靶标他们不懂,但是简单解释下,就像把古文改成白话文,他们还是可以明白的。有时候我爸说搞出个新药,我就说,我们所的屠呦呦老师也是读完博士了,研究了几十年,才有出好的成果的,你不能心急~他就不说了我爸可能没想让我读博士。
与父母面对面的沟通胜过短信微信的万句安好,每次我眉飞色舞给的讲他们不曾参与其中的我的故事的时候,他们的表情里有好奇有惊讶有憧憬有骄傲,一如儿时的我听他们讲我未曾经历过的故事。送我远行求学对他们来说已是一件时时牵挂心头的事,如果我不尽力让他们了解我的生活,那便是残忍。我想,过年回家让父母了解我们在实验室的生活,不需要让他们了解我们在做什么课题,或者什么实验步骤。他们真正关心的无非是你在没有他们陪伴的日子里过的快不快乐,有没有能力攻破那些他们不能提供帮助的困难。不要因为爸妈反反复复的问题而不耐烦,你大可主动讲那些故事跟他们听,告诉他们你是个值得他们骄傲和放心的孩子,告诉他们你在外面过的有多开心你对他们就有多想念。还有白天聊完各种轻松话题之后,晚上请滚回自己房间里认真看论文,因为说再多好听的,谈再多梦想,你还在啃老。
我做的是脑科学及其疾病相关的基础研究,我个人倒是很喜欢和亲戚或外人聊我做的东西,当然不可能包含细节,更多的是研究什么病和目前对疾病的大概治疗手段。我觉得和外人聊能更好的让自己明白研究的意义,并且基础研究本来就是为了服务大众的,连写基金的时候都有一项,要求将研究项目写成大众也能理解的程度。如果是非应用的,可以想办法讲出自己研究有趣的地方,无论是否应用,给大众普及知识也是科学的意义之一吧,好歹咱们搞研究的拿的都是老百姓纳税的钱,让大众舒服也是我们的责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