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泥是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的必然产物,这种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后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数目成倍增长,城市污泥的产量也急剧增加,城市污泥处置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由于城市污泥具有容量大、不稳定、易腐败、有恶臭、有毒有害等特点,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处置,使其变废为宝,转化为可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污泥处理技术大致可归结为两大类:一是抛弃型技术,污泥作为废物不利用;二是资源化技术,充分利用污泥中的有用成分,实现变废为宝。后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建立循环型经济,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 本文在阅读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即污泥的堆肥化技术、消化制沼气、燃烧化技术、建材化利用等,通过这些方法实现污泥的变废为宝。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深度的深化,污水厂污泥产量将有较大的增长,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已不容忽视。因此合理的处理处置污泥,已经成为城市污水厂和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化处理、安全处置和合理利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瓶颈。据统计,目前仅有10%的污泥通过堆肥、制肥回用到土地,少量被焚烧或用于制作建材,仍有超过75%的污泥尚需实现稳定化和安全妥善处理处置,二次污染隐患严重[1]。尤其是污水厂污泥中含有重金属、致病菌、寄生虫卵等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机物,处理不当将引起较大的环境污染。未来国家将通过技术引导、资金支持并落实各级政府责任,提高对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将污泥处置设施作为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加以同步建设,消除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隐患。在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对于低肥力的森林土壤,通过施用堆肥化污泥,可提高林地士壤有机质和有效成分的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改善土壤结构。有效地促进树木的生长发育,增加株高和含量,地径,提高木材产量,促进林中灌木植被的生长。研究表明,污泥之所以能够适合与林地施用,主要表现为: 1、林地上壤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可减少由于径流和雨水冲刷引起的污泥流失; 2、树叶腐烂使林地士壤含有高浓度腐殖质,这些腐殖质对重金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整合能力,对于来自污泥中的重金属有较好的固定效果,限制了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据美国EPA 的调查文件显示,尽管森林士壤通常呈酸性,但在施用污泥后没有发现重金属滤去现象; 3、林地中的长期植物根部系统使污泥的施用时间比较灵活,在温和的气候F,整年都可以施用污泥; 4、污泥可作为一种长效有机肥,为土壤缓慢、持续地释放有机质,可提高土壤中氣、磷的含量,增加土壤的湿度和保肥能力,改善林地土壤的结构。
城市污泥施入退化土地能迅速改良士壤特性,促进士壤熟化,增加士壤养分,提高其有机质含量,是一种很好的土壤改良剂。莫测辉等对矿山废弃地的复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污泥施用的增加,废弃地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水土流失减少。我国矿山废弃地的面积达2.0x10'hm2 以上,并以每年3.3x10'hm2 左右的速度增长,急需对矿山废弃地进行土壤改良和生态修复。若施用1351/hm7污泥进行矿山废弃地的复垦,则每年污泥的需用量为445 万t以上。这样使得生态环境得以恢复,也解决了城市污泥的处置问题,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