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拉丁学名:Elephas maximus Linnaeus),别名印度象、大象、亚洲大象,属于长鼻目、象科。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长达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上颌突出口外的门齿,也是强有力的防卫武器。象的眼小耳大,耳朵向后可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大强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皮厚多褶皱,全身被稀疏短毛。头顶为最高点,体长5~6米,身高2.1~3.6米,体重达3~5吨。野生象现已很少,在东南亚一些国家驯养的家象、役象很多。我国的野生象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与缅甸、老挝相邻的边境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屡遭猎杀,破坏十分严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体型:亚洲象是亚洲哺乳动物中体积最大的,亚洲象全身深灰色或棕色,体表散生有毛发。成年雄性亚洲象,身长为5~7米,肩高约2.4~3.1米,尾长为1.2~1.5米,重约2.7~5吨,雌象体形稍小。象的耳朵很大,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顶端有毛刷。同非洲象相比,亚洲象体形较小,耳朵较小,前额较平。通体为灰棕色,前额左右有两大块隆起,称为“智慧瘤”,其最高点位于头顶,但它的脑却很小。头盖骨很厚,虽然骨骼内充满了气孔,可以减轻重量,但颈部的负担仍然很重。背部向上弓起。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前肢5指,后肢4趾。
鼻子,亚洲象的鼻子是现存动物中最长的,实际上是鼻子和上唇的延长体,表面光滑,一直下垂到地面。由四万多条肌纤维组成,里面有丰富的神经联系,不仅嗅觉灵敏,而且是取食、吸水的工具和自卫的有力武器。鼻子的顶端有一个像手指一样的突起,这个突起不大,但上面集中了丰富的神经细胞,感觉异常灵敏,使得象鼻十分灵活,能随意转动和弯曲,具有人手一样的功能。
象牙,雌性亚洲象没有象牙,只有雄性亚洲象长有象牙,上门齿突出于口外,略向上翘,最大的象牙长达1.5~1.8米。口中一般每侧有三个前磨牙和三个后磨牙,食用高纤维的食品,树叶、草类等,磨牙并不是同时长出,现存的磨牙磨损后,新的磨牙才长出来,所以如果最后一颗(第六颗)磨牙大约在60岁以后磨损后,老象可能死于营养不良,如果继续饲喂磨碎的食品,它有可能继续活下去。
耳朵,亚洲象的耳朵也很大,宽度近1米,有利于收集音波,所以听觉非常敏锐,彼此之间常用次声波进行联络。由于耳部的褶皱很多,大大增加了散热面,所以更像是两把调节体温的大蒲扇,在炎热的夏季,它就是靠不停地扇动两只大耳朵,使耳部的血液加速流动,达到散热降温的目地,还能驱赶热带丛林中的蚊蝇和寄生虫。
脚,肯定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且他不需要爬树或者抓握东西,所以不需要了。再一个,印度象或者叫亚洲象是前五后四,非洲象是前四后三。
亚洲象肩高2.0~3.7米,体重2~7.5吨,非洲象肩高3.0~4.0米,体重3~8吨,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过2.6米,体重2-4吨。象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以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伸,鼻长几乎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象鼻全部是由肌肉组成的,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物品,象鼻非常灵活自如,可以捡拾重达1吨的物体,也可以捡拾花生那样小的食物。 中南亚的象属或者非洲的非洲象属中的一种,皮肤坚厚,无毛,长有一条长的柔韧的可以卷曲的鼻子,上颚二门齿发展为长而弯的象牙。非洲象属有巨大的扇形状的耳朵。 颌具1对发达门齿,终生生长,非洲象门齿可长达3.3米,亚洲象雌性长牙不外露;上、下颌每侧均具6个颊齿,自前向后依次生长,具高齿冠,结构复杂。每足5趾,但第1.第5趾发育不全。被毛稀疏,体色浅灰褐色。雄象睾丸隐于腹腔内;雌象前腿后有2个乳头,妊娠期长达600多天(22个月),一般单胎。非洲象,体型较大,耳大,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体形较小,体重较轻,耳小,鼻末端有1个指状突起。 非洲森林象耳朵圆,个体较小,一般不超过2.5米高,前足5趾,后足4趾(和亚洲象相同),象牙质地更硬。根据基因分析证明它和非洲草原象不是同一个种类。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有着明显不同的遗传特征,其外表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别:森林象体形较小,耳圆,象牙较直且呈粉红色。过去在非洲雨林中还发现过体形更小的倭象,被认为是非洲森林象的未成熟个体。足下肉变大,更适应缺水的生活,非常知道节约用水,而且会在沙漠中寻找水源。
非洲象前脚有4只脚趾,后脚有3只脚趾亚洲象又叫印度象前脚有5只脚趾,后脚有4只脚趾。
小象向上捲起還很短的鼻子,用舌頭和上顎啣著母親前腳基部的乳房吸奶即使小象的嘴搆不到乳房,牠也不會用鼻子吸奶,而是踞起後腳好讓嘴靠近乳房。縱使只要母親橫躺或稍微降低姿勢就好了,但母象似乎全然不那麼做。小象寶寶正因為身體龐大,吸奶量相當驚人。根據動物園的觀察,發現牠們出生後一個星期左右,每天要吸奶兩百次以上。雖然說一次的餵奶時間是數十秒,但若重複餵奶兩百多次,母象大概連休息的時間也沒有!小象不管母親方不方便,隨時要奶吃。想必母親也有狠下心來的時候,但是牠卻從不生氣地應允實實的要求。就像即使在進食當兒,牠也會移身到到立足點較好的地方餵奶給寶寶吃。
大象吃青草、樹皮、樹葉等多種不同的食物。大象用長鼻攀折樹枝、把樹連根拔起,還把另一些樹的樹皮剝光,讓樹木枯萎。大象就這樣把森林變為開闊的林地,使燎原野火易於發生,終於把那個地帶變為無樹平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