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层巴士在南京的兴衰:1996年,南京首条,也是历史上唯一一条纯双层巴士线路特1路(后改为100路,现在也依然是王牌线路)开通,使用从大桥线下放的南京首批双层巴士。2005年以前,南京的双层车数量达到顶峰,1路、2路、9路、16路、33路、100路、101路、105路等多条线路都投入了大量的双层巴士。在地铁开通以前,极大地改善了运力条件。2005年9月13日,南京地铁一号线开通。随着客流的下降,部分车辆报废期的来临,相当部分双层巴士陆陆续续退出运营。最后公交总公司的双层巴士重新向100路聚集,于2010年提前报废;中北巴士的双层巴士最后从74路线上下线报废;而雅高公司的双层车中的最后2台直到前年年底被江南公交收购后分得一批新车才得以退役。
二、双层公交在运营中遇到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公交企业最终放弃了双层巴士。
高度问题与高度相关的不仅仅是常见的行道树问题,还包括各种需要限高的工程带来的问题。
2004年,白下路改东向西单行线,西向东方向只留一股公交专用道,这股道位于道路最侧边。于是不久后就发生了事故:一台16路双层巴士撞上一棵梧桐树次干,断落的树干砸到一台33路平层公交,并造成交通拥堵。为此,行经白下路的16路、33路,北向南方向,单层车照常停靠三元巷站后从白下路拐向内桥,而双层车则甩掉三元巷站,改经行道树稀少而路幅宽阔的程阁老巷拐向内桥,以避让白下路的行道树。
据我所知,大概在90年代初期到中期是双层巴士急速发展的一个时期,不管是从香港买的n手车,或者是金陵、长江等客车厂所自行研制的双层巴士在那个年代都能见到不少,个人认为那段时期的双层巴士还能算是所谓“豪华车”的代表,也是公共交通开始逐步被重视的时期,所以需要一些亮点来吸引市民群众,如果没记错北京的特1路也是那时候开辟的。再举个比较熟悉的城市的例子:厦门:最早在90年代应该有26、28等几条双层线路,具体几条年代太久那时也太小记不得,到07年之前只剩下26路一条双层线路,之后07年更新车辆多了10、80两条双层线路,再到这两年多了24、30、818三条线路。然后就是05年到现在的双层环岛观光线。总体来说是增加的。
首先是安全问题,南京的行道树确实严重影响了双层巴士的行驶,相对来说,武汉的行道树几乎少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双层巴士确实危险性较高,印象里近年来,武汉的509、588的双层车都有过撞上限高架或者铁路立交桥的情况,平时双层车只要驶离了预定的线路,也很有可能遇到限高问题,这制约了双层巴士的发展,很多城市主管部门一刀切,拒绝危险系数较高的双层巴士,其次是客流量的问题,香港当年开始使用双层巴士,也是为了解决乘客过多的问题,但现在内地城市的地铁大力发展之后,客流量超大的线路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