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改变母亲的消费观念,才能改变自己的。
这是我通过实践之后得到的结论,并不是随随便便说出来的纸上谈兵。想当年我刚刚毕业两三年之后,找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那个时候就觉得我爸妈实在是过的生活过于简朴。
他们住在那个时候估值已经达到500万的大房子里,而他们每天吃的东西,即便只是剩了一块肉或者一两片菜叶子,都要留下来第二顿的时候把剩菜吃掉。但凡是晚上稍微多做了一点,第二天就一定要整吃一整天的剩菜剩饭。
我每次都在跟他们家或者试图去理论或者是循循善诱,让他们不要这么节省,或者干脆是把他们的剩菜剩饭倒掉,他们总是用一种非常反感的方式来回应我。
当时我们住的房子虽然有三室两厅,非常大,还有两个卫生间可以用,但是,屋子里头到处堆着都是我妈舍不得丢的东西。有一次在家里我实在是觉得家里堆的东西太多了,于是就开始进行大扫除。
我从自己家的餐边柜中翻出来什么过期的红茶,放了将近15年的阿胶,还有一些早几年间别人无心或者有意送回他们的小糖果,都是一些他们手下或者自己买的却又舍不得吃的很便宜的小玩意儿。
你说我当时直接就把这些东西全部都扔掉,结果没有想到被我收拾的干净的餐边柜,却被我妈当成了一种罪证,因为我没经过她同意就去把她的东西全部都处理掉了。
于是乎我的做法是从家里搬出去,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谁都不要干涉谁,每次看我自己的小家窗明几净,而他们到家里头到处都是灰尘的样子,我就只能觉得说长辈的生活只能影响我们的生活状态,但是不能够相互影响。
当子女拥有足够的生活保障的时候,妈妈的消费观念就会有所改变,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很大,妈妈们只是会稍微放宽一些家庭开销,但是妈妈们是绝不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的。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非得改变母亲的消费观念,如果作为子女的觉得父母少什么就直接买给他们就好了。
除了九零后的妈妈,几乎所有的妈妈都是从艰苦贫穷的日子里过过来的,在她们的思想中,如果不缺吃不少穿就已经很幸福了,没有必要去追求一些没有用的物质享受。她们更希望把这些钱留起来,在自己的子女有困难的搭救一把,这些观念都是约定俗成的,基本是改变不了的。
就说我姥姥,今年都七十多了,每个月除了退休金还有养老金,如果我姥姥想买点什么,这些钱绰绰有余,但是我姥姥不,就是攒着。穿的衣服都是以前的,家里的家具也都是最古老的,我姥姥的女儿们看不下去了,隔三差五的就回去一次,我姥姥不舍得买,就有我的妈妈和几个姨代劳了。
我大姨负责买衣服,我小姨负责买吃的,我妈妈负责买电器,有的时候我姥姥也会假装发发脾气,但是这些东西她都会使用,而且还很开心。我妈妈她们无法改变我姥姥那种保守的消费观念,也不想强制我姥姥更改我姥姥的思想,所以只要我姥姥家缺什么少什么,不需要说我妈妈她们就会送去。
老人的观念是顽固且保守,很难从本质上改变,作为子女能够做的就是在老人有需要的时候,分毫不差的送上自己的心意。
要看你的母亲是什么样子的消费观了。
要是你母亲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不浪费,很节省的一种消费观的话,想让她变得不那么节省其实也很容易,她不买你就帮她买,买一堆,然后跟她说你要是不买,我肯定会买的,我买多了也是浪费,还不如你自己买。我们就是这么对付我奶奶的,我奶奶在老家就是什么都舍不得吃,最后我们就每次回去买一大堆,我奶奶心疼死了,之后自己就买了。
要是你妈是那种很铺张浪费的人,有一种很喜欢买买买的消费观的话,我觉得这个也不难。我妈就是这样的。
我妈买东西绝不手软,比如那个我觉得是骗人的塑身衣,一套将近一万,我妈就买了两套。之后我就把那个牌子的传销骗局拿给她看,还有很多没必要的东西,我也是会分析给她听的,现在她就好多了,想买什么都会和我商量。
很重要吗? 消费观念也是根深蒂固的一个东西, 大半辈子都这么过来了, 说改就改的吗? 我开口比较多的就是剩饭菜这一点而已, 其余的并不怎么开口。 如果因为消费观念不同 有矛盾的话 多解释一下让母亲知道, 这个消费只是占了一小部分,你完全承担的起 不用担心 , 如果住一起或者是怎么样, 再说一下这笔消费是真的有必要。 这样下来,起码会慢慢的不干涉你 ,矛盾也就少一点, 至于说改变 ,就算了吧 。 天下的爹妈都这样 ,年纪越大也越孩子, 改变什么的就别想了 。 个人看法 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