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趋性,是指生物所具有的对光、温度、化学物质等刺激作出反应,并以一定的方向靠近或远离这一刺激源的特性。你一定见过这样的情形,到了夜里,受到灯光吸引,飞虫会在灯光附近飞舞,这就是趋性使然。苍蝇的蛆在成蛹之前就已显出明显的趋性,能对光 作出反应,远离光源。这同苍蝇飞人屋子是否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呢?“在苍蝇的一生中,只有在由蛆变成蛹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苍蝇才显示其趋性。由于蛹的状态比较易于为外敌侵袭,所以蜕变之前的蛆总是趋向于呆在不引人注目、昏暗的场所。但成虫以后它在白天也要活动,所以这一趋性就退化了。苍蝇的成虫已没有了明显的称得上是趋性的特性,它不会对光、温度、化学物质等刺激作出反应,明确地转移。”京都大学农学部的久野英二教授这样说明。如果说苍蝇飞入屋子不是趋性使然的话,那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苍蝇平常的习惯性行为使然。苍蝇有着为寻找食物而毫无规律地来回飞舞的习性,它在外面来回飞舞,而你正好打开了窗户,它就飞了进来,事情就那么简单。趋性的特点是按着特定的方向朝刺激源直进,如果说苍绳飞进窗来也是趋性使然的话,那么它飞进来以后就不会再飞出去,但实际情况是,如果窗户一直打开的话,它还会飞出去。其他可以考虑的原因是,屋子里可能有食物,苍蝇闻到了气味所以飞来寻找了,但这已不能说是趋性了。”
房间里有人气或是其他吸飞虫的气味。若是晚上开窗,且有灯光,那么趋光性会使飞虫接连飞入。苍蝇喜欢往亮处飞,特别是家蝇经常钻进房间里来,吃饱喝足后,企图从亮处夺路逃走,它往往把明亮的玻璃窗视为逃跑的出口。可是,苍蝇看不见玻璃,所以它们常常是一头撞在玻璃上。不光是苍蝇,其它被捉进房间里来的蜻蜓、蝴蝶也都一样。它们的玻璃窗上撞来撞去,心里肯定纳闷儿,怎么就出不去呢?
苍蝇夜间总喜欢呆在灯罩上,这是因为苍蝇喜欢亮光。我们称这种特性为趋光性。在那些白天睡觉夜间活动的昆虫中,有不少是具有趋光性。如飞蛾、独角仙等。
恰恰相反,有趋光性的昆虫,也有专门喜欢躲在暗处的负趋光性昆虫,蟑螂就属于这类昆虫。
家蝇的习性是白天活动,夜晚落在天花板上睡大觉。家蝇的成虫在羽化后的最初几天里,经过昼夜明暗多次的反复之后,便形成了条件反射,天黑以后,它们就会自然地飞落在房顶天花板上休息。
据我经历体验,山东威海的苍蝇和黑龙江的苍蝇就不一样:
1、黑龙江的苍蝇有趋光性,在亮灯的时候非常活跃,都会出来咬人。一旦闭了灯,苍蝇就安静多了,所以晚上闭灯睡觉会好些。和当年的国军差不多不喜欢夜战。黑龙江的苍蝇非常软,一碰就会粉身碎骨。
2、山东威海的苍蝇又有区别,亮灯时候苍蝇都会躲起来,要是闭了灯就会出来捣乱,你再开灯还是找不到他。就像当年的八路军游击队,专门夜战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总之是比较聪明。山东苍蝇的身体也非常强壮硬实,普通打一下都可能打不死,用苍蝇拍打落地下都必须找到再打一下,否则还会复活逃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