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把这些话写在前面。首先想说的是,不管题主你为什么打乙肝疫苗,都应该表扬一下。
当下的情况是乙肝病毒的传播,有越演愈烈的趋势,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一部分人觉得疫苗就是医生或者政府用来骗钱的,另一部分人觉得一次接种便可保一生平安。
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总觉得这样的情况很不乐观,对上面说的那些错误观念,不解释也不辩驳,更没有楼上可供我表示反对,所以也不会吸引多少眼球,只是借这个机会科普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有缘看到的,那便是我行了善事。
父母均无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下,新生儿一般在出生24(尽量是8h)小时内肌注乙肝疫苗1支(此为0),满1月龄再打1支(此为1),满6月龄后再打1支(此为6),一共3针。
此方案称为0-1-6方案。(HBV慢性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HBIg,三天后接种乙肝疫苗,然后再按照1-6方案继续,保护率可达95%)
该方案是严谨地根据人体免疫应答的规律,结合统计学数据制定的,据统计学计算,第一针约30%左右的人产生抗体,第二针后50%~70%左右,第三针后90%左右产生抗体。故而采用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此方案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接种方案,亦适用于成人的第一次主动免疫。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打疫苗前应该先进行化验,至少要做乙肝五项检测,如果检查均是阴性,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免疫成功的标志为方案完成一个月后重新检测乙肝五项,示HBsAb(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此抗体为保护性抗体,具有抗乙肝病毒感染的效能)。
0/1/6是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最标准的时间安排。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有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影响接种时间,比如生病啊,天气情况啊,家中突发事件等。于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线接种人员普遍遵循的接种方法是。第二剂和第一剂之间间隔满一个自然月,第三剂与第二剂之间间隔满五个自然月。所以根据接种习惯和规范应该是厦门的意见更准确。
另外说一下,对于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其实间隔期和针次的影响没有那么大,提前一个月推迟一个月对健康没有大影响。说件曾经见过的疫苗接种事故:因某些奇怪的巧合,有一名接种对象在同一天接种了三针乙肝疫苗,之后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想想吧,0月龄新生儿和成年人接种的其实是相同剂量的同种疫苗,如果有非心因性的不良反应才不正常吧。
0 第一针接种
1 与第一针间隔1个月接种第二针
6 与第一针间隔6个月接种第三针
实际,第二针可以在与第一针间隔1个月到2个月之间接种,就是标准接种程序;第三针与第二针至少间隔一个月,最长与第一针间隔不超过12个月就算合格及时接种。
疫苗接种的程序,尤其像乙肝疫苗这样需要连续好几针,持续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的话,所给的接种程序是一个推荐的最优选项,每一剂次都有一个前后允许范围,只有不超过范围,都算合格接种,免疫水平也不会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