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吴相对论》有一期讲过“社交范畴”和“经济范畴”在人的思想当中具有不同的属性,比如说,你请同学吃了顿饭,花了500块钱,同学会把这个放到“社交范畴”里面,宾主尽欢,你要是直接给同学500块钱,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如果想让赠品给消费者留下好印象,也可以在“社交范畴”这个概念上下功夫,看题主说专门针对游戏玩家送特定的赠品,应该可以归属到“社交范畴”当中。大概10年前吧,“新亚大包”是上海第一家模仿KFC、麦当劳装修风格的本土快餐店,对开的透明的门、明亮的灯光、人造革的座椅,KFC有的“新亚大包”都有,可是,你实际坐到那个店里面,感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比如门,关不严、灯光让人觉得很单薄 -- 这件事让我认识到,一种风格,远远超过了那些最显眼的元素的组合。
回到问题,建议把赠品放到整个店的风格当中来考虑,比如,店铺装修成什么风格,你的客服在回答问题时要不要加入某些群体的“黑话”,如果你的风格能保持一种内在的一致性,就算竞争对手和你送一样的赠品,他也不能给买家留下相同的印象。在消费者购买能力上升期,购物体验比性价比更
重要,或者可以说,“购物体验”是性价比的一部分。曾经和朋友聊过,为什么在某宝爆出假货新闻的时候,还去某宝买东西,其中一个原因是某宝有随时在线的客服,你会觉得是和一个人在打交道。
我是做日化这一行的,仅能从这个行业给你说说这个问题。我们最常赠送的是厂家提供的各种小样(或是体验装)。小样一般是袋装的,从一毫升到五毫升不等。举个栗子吧,比如欧莱雅肌底液小样,1.5ml/袋,很不起眼的那种。一般是这样:帮助顾客选择护肤品,比如欧莱雅(想推荐肌底液),顾客没有用过欧莱雅肌底液,价位又偏高,顾客选择水乳以后去收银台结算,这个时候一定要赠送肌底液小样让顾客试用。同时一定要告诉顾客这个小样的价值¥14。小样的赠送一定要有目的性,赠送的同时必须告诉小样的价值!再有就是助销品的赠送(也可以理解为赠品),赠品是帮助你销售的东西,随商品赠送的东西,不管赠送什么,也要同样告诉顾客赠品的价值,也要有目的性,不能随意赠送。助销品的赠送是强化所售商品的价值,让顾客感觉到“值”。说白了就是投其所好(嗯,每个人都有贪便宜的心理)。再有赠品的赠送一定要有度,决不能滥,过度赠送就失去了赠送的意义和价值。
消费者眼里有价值赠品:要么具有通用性或者流动性(比如话费,加油卡,支付宝红包等总能用上或者能折现的)要么具有稀缺性(比如限时限量皮肤或者绝版坐骑,我还有个索尼只送不卖的球形蓝牙音响)不过实物赠品现在同质化太明显,很难有别人买不到的要么是主产品的必须搭配品(买鼠标送鼠标垫,买录音笔送充电电池,买吸奶器送储奶袋等)在赠送形式上:确定性赠品好于上下限波动大的赠品(买就送50元赠品效果优于随机获得10-90元不等赠品)即时赠送优于延时赠送(随单送好于收货或者评价后送)不过说实话,现在消费者比价太厉害,标品大多数情况下同等成本直接让利效果还好点,赠品更多是厂家、天猫最低价管制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