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让我买的药,我都会买,前提是他一定是医生,一些药店里面的销售员,她并没有开方的医生资格,所以她们推荐的药,我是选择性的购买的。
我对医生的理解,是有处方权的,如果没有处方权的医生,她上买的药,只是看说明书与经验推荐购买的,这样的话,其实跟一些稍微有常识的患者没什么区别,所以我首先得看一下医生的处方权,如果她真的是医生,她让我买的药,我才会去买,如果不是,那么我只能说我会买的是其中几个,而不是全部。
有处方权的医生,他所让买的药,是列在处方上的,这些药是他通过诊断而得出的结论,这些药我全部都会买,因为这些药是有用的,是医生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与病情,而开具的药物,他是会有责任的,这样一来,全部购买,就是治病的必要消费,如果知道挑选,就不是他当医生而是自己来当了。
如果没有处方权,我是不会全部购买的,因为那有可能只是一个销售员,这样的销售员让人去购买,它不一定对症,并且在吃了之后,也不一定管用,再有甚者,或许还会出现什么不良后果,所以多半我不会购买这样的药,像我之前拉肚子并且是上吐下泻的时候,叫我老公去买正气水,结果销售员让买的是正气冲剂,这样一来就没什么作用了,因为有吐,所以吃了是不会吸收的,会再吐出来,而正气水是酒剂,它会马上吸收,虽然这两者都是同样的,正气冲剂的味道要比正气水好,但是却没法治好上吐下泻,这样的销售员,只懂背说明书,不懂药理的推荐,这些药我就不会买。
所以说,医生让买药,首先要清楚他是不是真的医生,医生叫我买我肯定会买,但是没有医生资质的,就算了。
作为一个学医的医学生生我有很多机会去接触临床,怎么说呢,医疗市场在前几年看来还是比较混乱的,混乱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一个字钱。说实话医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没病人着想的,但是有的时候确实有很多不道德的医生开贵药。
在往年的时候有很多没有医德的医生,确实是为了科室的创收来给病人开药,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如果医生想给病人开药的话能看很多贵的药。比如发汗解表可以用羌活但是羌活要8角一克,有桂枝的话只要5分一克。开20g煎服差很多的,中药见效慢要是10服药呢?差的就更多了。这就是套路啊!所谓医者仁心能不为利益所动也是比较考验人心的。
有时候也不能说是只是医生的原因有的时候你也是患者的原因,这几天要在骨伤的临床实习我就发现了,有的时候患者确实是挺烦人的,我说的烦人不是说他们病多是他们不靠谱特别不遵循医嘱。我的老师有的时候为了让他们按时吃药就会给他们下一些比较贵的药,但是这个药我老师一般是回让他们到外面去买的,现在医改之后已经不涉及到开贵药之后给医生提成这个问题了。我就曾经见过这样一个大夫他总是给心脏病患者开硝酸甘油,他跟那个老太太说硝酸甘油比速效救心丸要贵所以你要按时吃药要不就白花钱了,后来根据患者的儿子反映他母亲先吃药确实是比以前按时了,而其实硝酸甘油效果比速效救心丸要好而且价格更加便宜。所以大家更要去相信医生和去理解医生。让你买药的时候你也应该去听从。
答案是肯定不会都买,甚至是不买,不仅因为讨厌吃药,而是医院的要太贵了。
普遍生病的人不愿意取医院看病,一个是因为排队预约时间都很长,现在不是一直都说看病难看病贵嘛,看病贵就是一种,医生好像必须学一种病人看不懂的字然后病人拿着单子开了一大堆自己不知道的要,花了很多冤枉钱,病不知道能不能治好。
我大学有次肚子疼的很厉害i,然后就没有去医务室,直接打车到了医院,然后排队,买病历,关键是还得充卡,就是门诊和那药就直接刷卡,我想如果我真是胃穿孔胃出血什么病的这时间我都是倒下的人了,还跟你们在这开卡刷身份证办卡唉。然后就到门诊,医生摁着我的腰侧,还有肚子,说了有点严重,让我跟家里人讲看是不是需要手术,但是我下了床之后就已经不疼了,医生说我给你开点药,然后你先吃,还是尽快带你家人来医院做个全面检查,我拿到单子,直接就出门了,是离开医院了,而我现在依旧能吃能睡不需要手术。
药品价格都在进步,医生的字就是没有进步,就是开的药都是患者看不懂的,有时候我会奇怪那拿药护士怎么看得懂,难道他们都是一个老师统一授课的?后来有次陪朋友去医院拿药,就看见了机打的拿药单,然后就知道了,护士也看不懂。
一般小病不去医院,或者经常小病多的话就自己在家备点药,其实药店的东西也贵,但是你可以自己选着开什么药卖什么药不用担心自己说不清楚,毕竟你看不懂的,人家还听得清楚,所以就医生的药就不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