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给我们教授,弓道是射术+礼仪。射术就是对射箭的探究。如何做到正射必中?礼仪就是不麻烦别人。由于,先生的理念是教育,所以我们社团会对礼仪方面强调比较多。个人的理解,弓道是以弓为载体,通过运动对自我的探究。接触弓道都知道。射法八节中,如果有一节,用力或者不对,都会影响中箭。当我们是一个社团的时候,那么,我们必须考虑别人,不能单单考虑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天要规定训练时间。早上训练+晚上训练+周末训练。如果,我们不是一个社团,那么实际上没必要规定时间,大家想来练,就来吧。可那样的话,你就会发现,我们不过是一群共享场地的一群人。既然我们是一个弓道社团,那么就必须考虑所有社员的利益。同时,深厚的友谊是不会凭空产生。最长情的表白是陪伴。
开弓是一种审视,是开自身而内观的过程。直到成年,每每回忆至此,我都无法理解一个七八十的老大爷为何会对孩子说如此难懂的话。现在自己练弓了,每每自己在萧条的箭馆,一次次的开弓做动作。举起放下举起放下举起放下…。似乎能感受到老人家对这项技艺无人传承的悲凉。弓道社团的另一个氛围:竞技。在弓道馆,我们成员之间、学校之间是有比赛的。我作为社团的一员,自然是希望能够好好练习、参加比赛、赢得比赛。但是,我并不是一个特别乐于参与竞技的人,其实我更愿意享受练习、射箭的过程,了解弓道文化我从来没有去过弓道馆,但我觉得若你能在开弓的过程中获得到一些非开弓的感悟,那也是一种“道”
学习弓道的话,在一段时间过后,你会意识到也许这种说法自然有他的道理。和弓是一种传统弓,或者说一种无任何辅助器具的秃弓。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古代日本的地理环境带来的特质,和弓又是一种独特而巨不好学的弓。甚至可以说,虽然和弓拥有相当不错的远射稳定性以及(由于位于旋转带来的)不错的穿甲性能,再有就是射法与弓形相互影响让礼射和弓(在训练之后)相对容易拉开,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和弓的各种特点都非常令人痛苦(比如弓体长、重、拉锯过大导致动作容易变形难以发力,射击时弓疯狂颤抖、由于不使用扳指,撒放极其难练、箭沉得没有道理、蒙古式射法的瞄准方法很难掌握、疯狂掉箭等等。与经过了大量设计、搭配了很多辅助设备、浓缩了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文明智慧之结晶的现代机械弓不同的是,传统弓是不会照顾射手的。学习传统弓,尤其是学习和弓的时候,你会经常觉得这种设计的如此逗逼的弓为什么日本人还能用个几百年。所以在学习和弓时,你会在漫长无聊的基础射型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真正的“人弓合一”:既然弓不会适应你,那么 就改变自己去适应弓。锻炼自己的每一块肌肉,为了能找到最适合和弓开弓的发力模式。不是为了”我要拉开弓、中靶"发力。而是因为这把弓”打开“需要一个支点,所以双脚踏地;因为弓打开需要力量,所以收束腰腹,夹紧背脊——就如同弓愿自己张开,箭想自己离弦一样。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靶子上,而是如同揣摩弓箭的原理一般,熟悉和调度自己的身体。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无意识地将精神最大限度地集中——这是一种绝妙的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