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照片上的光芒效果可以描述为光在穿过物体后表现出来的类似丁达尔效果的条状光束效果。和一般情况下由光源发射出来的光的效果不一样的是,光被物体部分遮挡后在遮挡物体后形成了阴影,而没有物体遮挡时光线则在可见范围内照亮所有地方,因此也就看不见条状的光束了。
所以这种情形基本产生于被物体部分遮挡后形成的光。而摄影作品为了强调这种光束效果,由后期制作来加强和渲染光束,使其更加明亮的反映在画面中。
滤镜有很多种类,不是所有的滤镜都能强化这种效果。注意,我说的是强化不是制作。滤镜没有办法把一大片光做成条状的光束,而只能使本来就有的光束更加突出和明显。
PS也可以制作类似效果的,大概是用蒙板工具擦出来的,具体制作方法还需高人指点。
所以大家想拍摄这类照片时,可以尽量找光和影形成强烈对比的瞬间,然后通过加强高光和暗部的反差来突出这种光束效果。比如天空云朵比较厚且不是那么集中时,太阳光从云层钻出后形成的光束就是这样的表现。再比如说在树林里,阳光穿过树叶到达地面时,拍摄出来的景色就有这样的光束。
不过以上提到的这些场景往往在拍摄出来并不是非常明显的。大家所见到的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上的光束大多都是进行了后期制作去加强效果。
另外,在有雾气或者烟的时候,光束表现的也是更为明显。这有赖于大家对环境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相机可以捕捉许多人眼可见、不可见的神奇景象。大自然中的光影变化,加上其它的环境因素,让一加一不会等于二,而是能创造出更美妙的奇景,例如耶苏降临大地所呈现的耶稣光,就是许多风景摄影玩家所追求美景。
“耶稣光”,其实就是摄影圈里所说的丁达尔效应,也有人叫云隙光。“耶稣光”出现在作品中时,犹如天神降临,对渲染气氛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拍摄耶稣光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用手中的相机去拍摄这种光芒万丈的神奇景像,但是怎么能拍好这一道道光线呢?我们需要掌握以下这几个小技巧:
耶稣光的实质,是点状光源照亮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也就是说,耶稣光出现的条件有两个。
第一个条件:点光源,颗粒物。
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取决于天气。雾天和雨天空气湿度大,符合这个条件。
海边、大湖湖畔的空气湿度大,也能创造类似雾天和雨天的空气悬浮颗粒条件。
城市的清晨,也是拍耶稣光的好机会。城镇车多,空气悬浮颗粒物也多,在夜间随着冷空气沉降下来,而在白天随着空气变热上升被带走。
所以,在清晨,悬浮颗粒物还没被变热的空气带走之时,是你拍出耶稣光的好机会。
摄影是光的艺术,对光线的追求是摄影人永恒的追求。我们借助伦勃朗光来拍摄出完美的人像,我们借助逆光来拍摄出含蓄婉转的情感,我们借助顺光来拍摄出鲜明的色彩……却很少将镜头聚焦于光本身,今天馆长就带大家去寻找光之美。
光线平时在生活处处可见,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拍呢。主要是因为虽然我们能看见光线,但光线并没有形状与轮廓,我们要如何去拍摄这样无形的东西呢?光线具有塑形能力,我们也要用一些办法将光线塑形。
初中化学课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丁达尔效应,光通过胶体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这就是我们给光线塑形的最好办法,我们在自然中最常见到丁达尔效应的地方就是树林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