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20岁,于北京待了7年。
我前两天失眠,然后无聊地刷知乎,看到一个台湾对大陆真实的看法的问题,觉得可以说一下,因为其实在北京那么长时间,我有很多感受,想法,但是以前一直觉得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畅所欲言。
我没有想到我竟然会被邀请,因为这些都只是我的个人主观感受。
在此之前,其实我在生活中,很少谈及这些,偶尔我在大学的课堂上,会听到后座的同学在议论:“我超级受不了台湾人的声音!”“我也是,我也是,装不装啊!”我的声音并不是你们印象中的嗲,而是一个超级大嗓门。但是我听到这样的言论,我也只有沉默,我要向谁解释事情不是这样的呢?
这几年每次看到一些类似茶叶蛋事件、HM进驻台湾、台妹你愿不愿意嫁给大陆人等等的话题,我知道话题底下必然会有两边的人激烈的对骂,我是不愿看大家是如何评论的,因为我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他们对骂的场景,而我却懒得解释。
其实并不是我不愿解释,而是我的解释只能是安慰自己,然后淹没在一片骂声之中,没有人会听我说什么。在我来大陆之前,在台湾的初中同学中发了同学录,在同学给我的同学录中,有非常多的同学对大陆有着奇怪的偏见,写着:“为啊,你去大陆要小心啊,大陆的黑心货很多。”、“为啊,不要在大陆交男朋友啊,大陆人长得都很奇怪。”
前者,黑心货很多,台湾的媒体当时对于大陆的报道确实负面为多,记得有什么哪里手机又爆炸了,哪里东西质量出现问题,孩子们看到这些,心里只能是怨大陆了。至于后面这个,我确实不知道他是怎么得出此结论,或许他对于大陆印象不好,认为大陆的所有都是不好的。
不过对于他善意的提醒,我却没有放在心上,我在这里交了男朋友,以后也会在这里结婚。不得不说,台湾确实是从小就在孩子心中种下了偏见的种子,说出这些话的人仅仅是一些13岁的孩子们,他们没有判断能力,只能接受社会给予他们的价值观,而这真的不是他们的错。
题中提到了大陆想要统一的希望会不会被误解成侵略、矮化,答案是大部分的人,压根不知道大陆想要统一这件事情。是的,你以为大陆这里人人都在想这件事情,台湾也应该知晓,但事实上在台湾大家过着安逸的小日子,手上拿着宵夜,新闻上播的是一些无关紧要、吸引眼球的新闻,耳边亲戚朋友扯家常的声音,他们压根不知道你这想着收复台湾呢!
正面解读的媒体,这个太难了,媒体不是扯家常,不是报道大陆人一天的流水账,他们要报道的是大事,是吸引眼球的,是引起争议的,你觉得一般人喜欢看的新闻是什么样的?
他们媒体太知道这些了,负面的新闻才有人看啊!大家一边看一边骂有快感啊!不要说大陆和台湾之间互相播报的新闻了,就是平时的新闻是不是也是把标题写得夸张,强调最近的热点话题。
是的,这就是实情。我们都知道相互了解会减少偏见,大家都知道,可是我们不免还是会被牵着走。
善意的同学。我遇到所有的同学都非常非常的友善,从初中到大学,真正认识我、了解我的同学都非常非常的友善。
我每年回台湾的时候,亲戚朋友会问会不会被同学排挤之类的,我都觉得好笑,除了没有被排挤,而且甚至受到了同学的偏爱,更加的友好,甚至连我包丢了,到警察局报案,警察对我也格外的热情“台湾同胞啊!”
在知道我是台湾人后,我几乎没有受到过一丝怠慢。
在我刚来北京的时候,我几乎是以一种自以为高的姿态,带着鄙夷的眼神,心中充满着不满。
那时我才13岁,同学问我说,你觉得大陆好还是台湾好,我当时简直是嗤之以鼻啊:“废话,当然是台湾好。”
现在看来,我当时是多么的好笑,善意的同学是这样热情相待,而我当时心里却是不知道从哪来的优越感,实为可笑。
但是,7年过去了。在我来北京的第四年的时候,暑假我回台湾待了半个月,那是2012年的一个暑假,我从台湾回北京,7月22日的北京下着暴雨,我狼狈地回到北京的住处。心里想的是:终于到家了。
我没去过台湾,不了解台湾,但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父母是上世纪支边从内地去的新疆。上世纪九十年代,我高中毕业,考入北京的一所大学。父母把我单独一人送上了东行的列车,那一刻我心中充满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父母的思念。到了北京,我看见了繁华的都市和蓬勃发展的国家。那一刻,我心中暗念:我一定要学有所成,回到我的家乡、我的父母、我的朋友身边,回到我美丽可爱的大新疆,因为那是我的家。大一寒假,我迫不及待的回家,进门就看见母亲准备好的荷包蛋汤面,一切都那么熟悉和亲切。大一暑假,我再次回家,感受着新疆如火的骄阳和午后的宁静,但一切又有些不一样。家中我熟悉的书桌已经被收拾干净;曾经摆满参考书籍的书柜已经替换为新疆第三代的儿童读物。那一刻,我知道,这里只是我的家乡,但不是我的家;未来,我会在偌大的中国有一个自己的家。大学毕业,我留在了北京。在这里,我有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住房,自己的妻儿,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这么多年,我始终记得,我是新疆娃,新疆是我的家乡。我依然爱吃新疆大盘鸡,也爱喝北京豆汁,还爱吃广东虾饺、东北乱炖、四川火锅。借用北京人的一句话:在外国人面前,我是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我是新疆人。作为一个小民,每天的生活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若认同这个国家、这个文化,这个国家那里都可以成为你的家,无关乎地域、语言、习俗;你若不认同,即便你生活在这里,这里也不过是你生活当中的一个驿站罢了。对家乡文化的眷恋、方言的坚守、习俗的传承不能是政治上分裂的依据和工具,谨以此观点与支持国家统一、人民和解的人们共勉,不喜勿喷。
有家的归属感,但不是国。利益相关:大半人生在大陆度过的台湾人。
目前在大陆就学的台湾人主要有两类:一是在在初高中就来大陆就学,这类人多为台商子女,幼年随父母来陆或台商与陆配在陆所生儿女,多分布在江浙沪、广东、福建,毕竟童年都是在大陆度过的,小孩子不怎么会有两岸敌对的意识,何况父/母是台商。我敢打包票这当中有一部分人还入过共青团,不过升大学时候台湾人是不用交档案的,这一“黑历史”就抹去了。因为自小跟大陆学生一块读书,参加联考的时候相对那些本土港澳台考生优势很大,要进大陆top20的大学并不是什么难事。其实这类人基本言谈举止跟大陆人没有多大差别(主要是没什么台湾腔,有的人台语都不会说了),对大陆认可度极高,不过原则上还是认为台湾是一个国家。另一类则是本科或研究生时期来大陆就学的,本科过来的多数是为了读个更好的学校,研究生很多是从台湾前几的名校申来清北复交的。对认可度不算高,但比大多数本土台湾人强多了,对两岸关系的认识会比前一类人深,危机意识更强,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留在大陆工作几年(不过感觉医学生应该都会回台湾工作的样子)。以上,个人所见所闻,难免有偏差。
会害怕回台湾。我觉得很多人对归属感强行定义为“爱国?”,归属感是种家的感觉,从外地回来了,可以好好睡个觉,出门可以约到朋友,伤心时有人陪。很多在大陆的台湾人不一定会说“爱中国”,但会从内心里觉得这里是家。或者这样说,奥运会上,我会毫不犹豫的支持中华队,我也喜欢看到说台湾怎样好的文章,知乎上黑台湾的时候也会生气。但我知道我不属于台湾。因为那里没有家。其实看了一些评论,我想很多台湾人会把这里当家也是因为来了很长时间,但仍感觉自己是“外国人”,不是说台独的问题,而是你在这里生活,你不是大陆人,你就会有许多外国人待遇,很多东西要多交钱,你的身份在很多地方是需要特殊考量,我想香港户口可能感受更深。
唉,民族的悲剧。就现在这个样子我估计需要50年才能完全弥合两岸心灵上的隔阂。但实际上都是被历史造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怪谁呢?只有大陆发展了,真正成为世界第一,台湾才会心甘情愿回归。但是,美、日、俄罗斯会这么老实吗?不,他们的分割战略在二战末期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当时是苏联和美国影响力更大一些。以后的路不会平坦的,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是勇敢,坚强的民族。誓要横扫一切害人虫,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一边是台湾人去冲绳参加日军抵抗美军的登陆,一边是国民党在神州大地红红火火的抗日。最终两边都败了,彼此的命运最终还真是走到了一起。
一个抗日的党派统领另一个精日的民众,风风雨雨貌合神离,最终抗日的敌不过哈日的,再一次败下阵来,而且绝无可能东山再起了,因为他们归顺了。
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是民主降服赌彩的胜利,使普世价值在台湾有了归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