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小医院。医技不分,一台模拟X机,几块平板,出产年份1953年。每次摄片都需要暗室更换胶片,暗室手动洗胶片,摄片洗片时间,一个胸部正侧位需要二十分钟,并且医生需要来回跑。此外报告基本靠手写,之后胶片不给病人 手动写片袋进行归档。
顺便说句,从登记缴费开始,完全靠纸质手写档案管理。一个病人从过来登记到报告完成大约需要四十分钟左右。正常工作需要四个人,一个登记 一个摄片 一个洗片 一个写报告。当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人,往往一个人包干。一天二十来个病人能让你累到爬不起来。同样的 在三甲医院一天三百个摄片照样游刃有余,写报告更是轻松至极。此外,关于收费,模拟胶片一张二十元,曝光一次一块钱。一年的纯收入还比不上你们一天的多……十多年以来一直申请更换新机器,碰上脑抽的领导,认为更换新机器之后收费会提高,不利于吸引病人就诊……直到去年,领导的亲戚来摄片,骨折模拟胶片上硬是看不出来才下决心买了台DR……至于图像质量,负责任的说,胸部小结节基本看不到,骨折的话,除非错位明显,否则一样看不清楚。医生收入的话,基本工资七百,有证以后一千二。奖金这种传说中的东西就别想了。最后结论是,别到小医院工作,别到小医院就诊。
上海三甲规培住院医,书写报告目前每个班(即一人一天的工作)的工作量:门诊:每人四百份左右普放,4-5台dr,2个住院医完成急诊白班(8:00-16:15):一百份左右ct+五十份左右普放,有时还需自行完成后处理和排片,一个人完成磁共振:40份左右磁共振(书写+后处理+排片)+20份左右ct,3台机器,分早中班ct:100份左右ct(这个基本是给新人上的)急诊夜班(16:15-8:00):本院住院或低年资主治上的高(ku)级(bi)班:轻轻松松上两百(ct+普放),45分钟出报告,边上边哭不是梦!(工作量算两个班的)每人每周五个班,据说我们的工作量属于特别大的,核片的具体数字不清楚但是也很苦,谁家医院更加苦逼欢迎来战。
每个医院影像科的情况不一致,总的来讲,影像科的医师不像临床医师那样天天面对着病人,各种类型的家属,各种社会关系在其中交错着,同样在医院里也不太受到重视,除非是院长想要扩张买设备的时候;工作上,大医院及基层小医院不是非常理想,大医院工作量大,小医院的分工不明确,休假还不能保证,建议如果选择医院,也不用非得选价格高的医院,中等的医院有的保障也是不错的。最好有师哥师姐帮助解答一下具体的情况,毕竟每个医院不同,还有你的直接上司也很重要,有的不讲道理真的能让你有发狂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