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腾讯年度发布会上了解到《草样年华》要拍成电影的消息的。说实话,这个消息让我心里蛮激动的。尤记得上中学的时候《草样年华》在我们班里都被传遍了,我上课的时候也曾偷偷藏在桌子底下读,读到兴起时老师走过来都感觉不到,然后就被数学老师揪出来叫了家长…即便是叫了家长,我自己也觉得真的值,因为这本书是我为数不多的、可以算得上爱情启蒙的青春小说。当然,相比后面3本,其实我觉得最经典的还是第一部。所以当得知这本小说要改编电影的消息后,我立马开始翻箱倒柜找到我那本《草样年华》,被扬起的灰尘呛到打喷嚏(家里太乱…)翻到后发现书皮已开始泛黄,书角也被翻烂了,带着久远年代的气息。从04年出版到今天,过去了这么些年,现在它终于要被拍成电影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草样年华》可以说是激起了我们那一代早熟的孩子对于大学的幻想。邱飞与周舟的爱情故事,也曾让我纠结得翻来覆去睡不着,原来不是每一段爱情都那么万事顺遂,人生都是在多个不得意中,得到片刻的小欢喜。后来我的大学时代结束,回头看时才体会到孙睿写《草样年华》时的心境,大学那段美好的回忆,就此珍藏在心底了。而对于我的青春来说,除了有自己一步步走过的印记,还有一本陪伴我的《草样年华》。记得有一句网友的话“青春就是上铺枕边的《草样年华》”,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真实写照。
《我的少女时代》在众多青春片中算是最接地气儿的,长相平平的女主,追不到的男神,无疾而终的爱情和后知后觉长大的自己。这和《草样年华》给我的感悟多少有些相似,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的为了爱情,有的为了学业,有的为了梦想,哪怕,有些看起来根本不算追求的追求。年轻时候的追求和执着都不计较对错,不衡量值得与否,但就是有一股劲儿,在拉扯着每个人坚持向前走。孙睿本人作为电影的编剧和联合导演,以自己对原著的深度了解,掌握着剧本改编的方向,加上林子平对青春的解读,相信这部电影不会走偏。电影也很明智的没有选择流量明星,我想是因为孙睿很清楚我们心目中的邱飞和杨阳不该是星光闪耀的偶像。关于这次《草样年华》搬到大屏幕,想必对孙睿来说也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他很早就表示过,一直以来都有不少投资人想把这本书影视化,但是他始终迟迟未定,因为他心中想要的,是一个真正的高质量团队,这样才能不愧对多年来支持他的粉丝。
和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小时代》一样,孙睿的《草样年华》在当时也是炙手可热的青春小说。从出版以来,7年间四部小说,五次再版,卖出200多万册,直到十多年后的今天,终于传来要被拍成电影的消息。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当年跟同桌来回传阅这本小说,偷偷在课上讨论里面的故事情节,为更喜欢周舟还是韩露而争执不休。就像路金波当时说的,《草样年华》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正是因为它是所有不愿长大的80后的最后一本青春读物,是一代人青春记忆的华丽终结。《草样年华》要拍成电影,对于我,对当初读过这本书的人,对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以及无一例外从青春岁月披靡而来的人来说,都意义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