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料采取后,如不能立即检验,或需送往有关单位检验,应当加入适量的保存剂病料尽量保持新鲜状态。
1.细菌检验材料的保存将采取的脏器组织块,保存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或3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中,容器加塞封固。如系液体,可装在封闭的毛细玻管或试管运送。饱和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法是:蒸馏水l00ml,氯化钠38~39g,充分搅拌溶解后,用数层纱布过滤,高压灭菌后备用。3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的配制法是:中性甘油30ml,氯化钠0.5g,碱性磷酸钠1.0g,加蒸馏水至100ml,混合后高压灭菌备用。
2.病毒检验材料的保存将采取的脏器组织块,保存于5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或鸡蛋生理盐水中,容器加塞封固。5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的配制法是:氯化钠2.5g,酸性磷酸钠0.46g,碱性磷酸钠10.74g,溶于100ml中性蒸馏水中,加纯中性甘油150m1,中性蒸馏水50ml,混合分装后,高压灭菌备用。鸡蛋生理盐水的配制法是:先将新鲜的鸡蛋表面用碘酒消毒,然后打开将内容物倾人灭菌容器内,按全蛋9份加入灭菌生理盐水1份,摇匀后用灭菌纱布过滤,再加热至56~58℃,持续30min,第2天及第3天按上法再加热一次,即可应用。
3.病理组织学检验材料的保存将采取的脏器组织块放人lo%福尔马林溶液或95%酒精中固定;固定液的用量应为送检病料的10倍以上。如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应在24h后换新鲜溶液一次。严寒季节为防病料冻结,可将上述固定好的组织块取出,保存于甘油和10%福尔马林等量混合液中。
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相应地采取该病常侵害的脏器或内容物。如败血性传染病可采取心、肝、脾、肺、肾、淋巴结、胃、肠等;肠毒血症采取小肠及其内容物;有神经症状的传染病采取脑、脊髓等。如无法估计是哪种传染病,可进行全面采取。检查血清抗体时,采取血液,凝固后析出血清,将血清装入灭菌小瓶送检。为了避免杂菌污染,病变检查应待病料采取完毕后再进行。正确采取病料并及时送检,有助于诊断疾病,并对及时控制和治疗疾病有重大的意义。病料采取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检验结果,病料采取不当可能导致检验复杂化耗时,甚至导致检验结果的失败和错误。在运送病料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快送并尽量保持病料的原状态不得有污染和质变。送检过程也检验成功的关键。检验的失败与成功直接决定着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病料是从得病的动物(多为死后)身上采集的组织或器官,用来进行疾病的研究工作。凡发现患畜(包括马、牛、羊及猪等),急性死亡时,必须先用显微镜检查其末梢血液抹片中是否有炭疽杆菌存在。如怀疑是炭疽,则不可随意剖检,只有在确定不是炭疽时方可进行剖检。装病料的容器要一一标号,详细记录,并附病料送检单。病料包装容器要牢固,做到安全稳妥,对于危险材料。怕热或怕冷的材料要分别采取措施。一般病原学检验的材料怕热,应放人加有冰块的保温瓶或冷藏箱内送检,如无冰块,可在保温瓶内放人氯化铵450~500g,加水1500ml,上层放病料,这样能使保温瓶内保持0℃达24h。供病理学检验的材料放在10%福尔马林溶液中,不必冷藏。包装好的病料要尽快运送,长途以空运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