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如下:(1)选择合理的分离器形式、布置位置及恰当可实现的分离效率。(2)合理地选择各段烟速。(3)烟道转弯处加装导向挡板,改善飞灰浓度场的不均勻性。(4)在受热面的管束布置结构上,尽量采用顺列布置,少采用错列布置。(5)可采用上行烟气流动结构。(6)可采用膜式省煤器受热面结构。(7)可在管束前加假管。(8)局部易磨损处采用厚管壁或加装防磨罩、防磨瓦、防磨套管。(9)采用管壁表面处理技术,如喷涂、渗氮等。(10)在炉膛各检测孔四周不突出,且有防磨涂料;炉膛密相区耐火耐磨材料上边采用特殊形状,防止该段水冷壁管磨损。
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科学的掌握锅炉“四管”状况、分析“四管”爆漏的原因、总结“四管”爆漏的规律,根据检查、检验及受热面寿命评估情况,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实施改造方案。2、建立健全责任制,发挥主观作用,消除先天性、后发性缺陷,提高运行、检修和管理水平,降低和减少锅炉“四管”爆漏的次数。为了防止锅炉四管爆漏,必须坚持发电设备全过程管理,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意识,对锅炉的运行、维护、检修、技改等各个环节把好质量关。3、充分利用大、小修对四管进行宏观检查,其检修内容包括:高温腐蚀、磨损、胀粗、鼓包、焊接状态等情况,其中对热负荷较集中部分采取割管检查和化学分析。
加装四管爆漏报警装置,密切监视四管报警情况,一旦发生,应及时停炉处理。加装必要的测温元件,严防受热面四管超温。加强四管附件的检查,如防磨瓦、管箍严防进成烟汽走廊。燃烧调整;严格控制各部件的参数,严禁超限运行。合理调整风粉量过剩空气量,使煤粉在炉内充分燃烧。保证磨在最佳状态运行,严格控制煤粉细度。喷燃器运行良好可防止火焰中心倾斜,防止局部结焦超温。严格控制汽、水品质,做好定排、连排和炉内加药等工作,做到不合格水不入炉。
针对受热面的磨损问题,常采取对备品备件严把质量关,更换管子前必须对管材和焊材打光谱确认材质,防止错用钢材、焊材和使用不合格的管材。提高焊接水平,减小焊接缺陷,强化焊接检查。加强对新改造的受热面和设备结构的研究,有停炉机会必须作为重点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易结焦、易磨损、吹灰器易吹薄的部位进行侧厚检查,对过热器、再热器等易超温的部位进行金相分析。不合格蒸汽不启机,做好启停炉保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