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我国放鞭炮的习俗是怎么来的?优质

345次浏览| 2022-06-29 11:52:29 更新
来源:互联网
3个回答
满意答案
225 0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年画源于唐朝的门神,它和燃爆竹一样,在古代都是用来驱鬼避邪的,现在却成了专为增加喜庆气氛的习俗了。贴“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们把写在红方纸上的“福”字,故意倒贴在门、窗、家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291 0

有这么一个传说:

  在我国南方,有一座不知名的山,漫山遍野长满了竹子。山上生活着一种名叫“山燥”的怪人。山燥身高不到一尺,样子同人差不多。所不同的是,他只有一条腿,行动却比人敏捷利索。

  山燥不怕人,每当旧年即将过去,新年会要来的时候,他就要到山下的村子里来偷东西吃。村民们闻讯就拿着棍棒追捕山燥,好不容易抓到一个。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凡是同这个被抓的山燥接触过的人,都得了一种怪病:不是浑身冷得瑟瑟发抖,就是热得全身丝丝冒烟,难受极了。

  大家正苦于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对付这讨厌的小怪人,却碰到了一件意外的事。

  这里的村民是以砍竹子为生的。他们常常把截下来的竹节丢在一旁,堆的高高的。有一次,几个村民到到山腰砍竹,肚子饿了,就用丢弃的竹节煮食。这时,正逢几个山燥下山。村民们准备弃食逃跑,但又怕山燥追赶上来,吓得不敢动弹。这时,燃烧的竹节正发出毕毕剥剥的巨响。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几个山燥始终站的远远的,不敢靠近正在煮食的村民。有一个机灵的村民想,也许是那毕毕剥剥的响声,使山燥不敢靠近。他又往火堆里添加了不少竹节,毕毕剥剥的声音就更大了。果然,那几个山燥吓得拼命往山上跑。后来,每当山燥下山的时候,村民们就把竹节放在火盆里,用它爆裂的声音驱赶山燥。

  从此,每当农历正月初一的凌晨,人们就要烧竹节,用以恐吓山燥,以求得新的一年的安宁。

   在古代,人们就是用爆竹来赶鬼、辟邪、逐瘟的。

  燃放爆竹的风俗,据说早在我国唐朝的时候就有的。在世界上,我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到了唐朝,火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用竹节来燃放爆竹太不方便了,有人就向想到了火药。她们仿照竹节的样子,用纸卷制成一个个爆竹,里面放上火药,火一点就“碰”地响一声,就完了。

  后来竹子制作越来越精巧了,还出现了花炮,有响一下的,有响两下的;有大如竹节的,有小如麦杆的。真是五花八门,品种繁多。

  现在,每逢家里有喜庆,或遇到重大节日时人们总是要燃放爆竹,以表示庆贺。

  天长日久,人们对爆竹那“彭-啪”的响声,又不满足了,还希望能看到它的火光。于是烟花诞生了。在新春年节的头几个夜晚,到处可以看到孩子们成群结队,蹦跳于街头巷尾,嬉声喧天,在一片光彩和烟雾之中,彻夜打“烟花仗”。

收到345个赞
最新文章
我国放鞭炮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我国放鞭炮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追剧小科普06-29
小时美食杂谈
小时美食杂谈
345
黄香温席的故事是怎样的?
黄香温席的故事是怎样的?
追剧小科普06-29
疯狂的游戏鸡
疯狂的游戏鸡
521
经常昏昏欲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经常昏昏欲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追剧小科普06-29
树娃
树娃
420
夫妻情感破裂的表现 有哪些?发现后怎样挽救婚姻?
夫妻情感破裂的表现 有哪些?发现后怎样挽救婚姻?
追剧小科普06-29
电竞一枝梅
电竞一枝梅
821
网络用语以茶会友是什么意思
网络用语以茶会友是什么意思
追剧小科普06-29
娱乐爱看
娱乐爱看
356
《殉道者》有没有人觉得这部剧很可怕?
《殉道者》有没有人觉得这部剧很可怕?
追剧小科普06-29
贾克斯游戏俱乐部
贾克斯游戏俱乐部
763
日子过到今天,我是否应该离婚?
日子过到今天,我是否应该离婚?
追剧小科普06-29
小袅爱美丽
小袅爱美丽
923
打小报告为什么是不好的,小孩子打小报告应该怎么教育?
打小报告为什么是不好的,小孩子打小报告应该怎么教育?
追剧小科普06-29
穿越火线
穿越火线
333
生活中的信号杆是根据什么分类呢?
生活中的信号杆是根据什么分类呢?
追剧小科普06-29
数娱梦工厂
数娱梦工厂
502
虾蟹的双主养模式需要做哪些准备?
虾蟹的双主养模式需要做哪些准备?
追剧小科普06-29
农村美食行
农村美食行
306

农村美食行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