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人想要走,你是留不住的。更多的HR也是尽人事随人事,在新年伊始就开始新的招工计划。用重新入职的人员,补充离职人员带来的空缺。
年后确实是离职的高峰期,很多人拿了年终奖之后,还可能一去不复返,连工作交接也不做了。
但是企业在预防员工流失方面,也有自己的方式方法。
比如在合同中,除了按照劳动法规定的离职要求,企业可能会添加一些限制性的条件。像离职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申请,没做好工作交接,就必须扣罚一定的工资等。非企业遣退没有离职补偿金等。
甚至还会在社保、劳动关系、工资结算上面,卡住离职员工,让员工想走也走不了。
这些都是常见的方式,很多人在离职的时候,如果不是非常坚定地想要离职,看到这么麻烦的手续,可能就打消离职的念头了。而且,这些都跟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很多时候,他们就这样妥协了,不走了。
另外,在春节放假前,企业一般会举办年会,吃“团圆饭”,搞抽奖,做表彰,发新年红包,这也是维系员工的一种方式。员工有归属感,也就不会轻易离开了。
可是,如果真心想走,人还是会离开的。
所以很多HR也会在新年伊始,还没放春节前,就做好新一年的招聘计划,尤其是如何应对春节后的离职高峰期。
大多人的企业,会根据往年的数据,评估出大概需要招聘多少新员工,各部门应该如何分配,工资待遇又需要达到什么水平,去哪里招聘合适的员工等。
我一个从事人事工作的朋友,现在已经计划大年初八就带着公司管理层,从广东到贵州招聘员工了。而贵州那边的人社保部门,也已经联系沟通好,确认好参加招聘会了。
招聘之后,企业人事还必须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企业文化的宣讲,让新员工更快更好地融入到企业中来。成为企业的“新鲜血液”,成为企业的生力军。
离职的高峰期,其实也是招聘的高峰期。只要企业具备竞争优势,待遇好,招聘到其他企业的离职员工,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一般就是由离职的员工对新员工进行工作交接,离职员工的主管对新员工进行培训考核。
而往往,主管、经理级别的,都是留在企业比较久的中坚力量。经过他们的培训考核,新员工也就能够更快发挥作用,履行岗位职责了。
而有一些空缺,则是从原本下级或平级的人中调动,算是一种“变相升职”,他们也就会比较满意,不会被离职者带动也想要离职。
这样,离职高峰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消弭掉了。
年前拿完年终奖,混完带薪假,年后那一到两个月是所有企业都要面对的员工离职高峰。
这件事情看似无解,但是聪明的HR总会有办法来应对的。
别人家HR想到的好办法:年终奖在六月份发布。
其实说白了,员工过完年离职高峰的主要原因是拿到年终奖,兜里有钱了,可以去追求诗与远方了。这个原因造就了节后的离职高峰的问题。
但是有个朋友公司的HR就另辟蹊径,给领导支了个妙招,这个被全体员工心里骂出翔的方法就是:把年终奖发放的时间从一个自然年即一月到十二月的周期发放,调整成前一年的六月到次年的五月底为发放周期,然后在次年六月初发放年终奖,过年的时候只发个小红包表示一下心意。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成功避开了春节后的离职高峰!
每年春节后的职场动荡需要面对的问题是现有员工流失,但是老员工流出的同时,也代表着会有新的员工流入。
那么在这样的年终奖发放策略下,没拿到年终奖的同事,舍不得就这么离职了,只能等到六月拿钱走人。而其它新进的员工对公司的环境、业务不了解,刚好可以有老员工带一段时间。那么真正等到六月发完年终奖的时候,有员工提出离职,新入职的员工也能迅速的接替工作,保证了人才的平稳过渡。
这样做的好处二是有效的激励员工!
对于做销售的同事来说,往往都会在年初的时候制定全年的销售目标计划,然后往往年初定完了之后,到年终的时候,大家的销售劲头都有所下降。那么在年中发放年终奖,就起到了有效的员工奖励作用。
而且每年开春的时候,往往是各单位开始采购的主要时间截点。按那个HR提出的方法来说,如果在去年后半年业绩发挥的不怎么好的同事,在今年上半年还可以换取一下。这样对公司的营收有特别大的帮助。
其实,对于已经找好出路真心想离职的员工来说,就算HR唱一整天的“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留下来”,也留不住人家离开的脚步。在员工离职中,HR能起到的只是一个初步的劝导宽慰的作用,顺便了解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更多的人才流失。
同时面对类似于春节过后这样人才流失的高峰,HR要提前做好人才储备、离职规章制度的规范、新入职员工岗位培训机制,这样才能避免节后人荒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