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LG看着手机就睡着了,想帮他把手机关掉,不小心点开了一个聊天记录,顺手翻了一下,唉,看到的内容气得我一晚上没睡觉。
是和一个女的聊天,从开始认识到现在,估计应该没有多长时间,看上去该干的事情全都干了,我觉得人怎么能这样呢,一个已婚女和一个已婚男,天天聊天这么露骨,怎么一点都不顾及自己身边人的感受呢,怪自己结婚早老婆又丑又胖又恶心,那你怎么跟我离婚呢,跟你那么多年,我一不问你有钱,二你的女儿你都没花过一分钱啊,渣男,你天天在微信上对别人的老婆别人的女儿牵肠挂肚的,你心理就一点都不内疚吗?
人生世事无常,在天涯看过那么多的痴男怨女,最后自己也变成了一个怨妇。
不怪天涯有那么多怨妇,实在是渣男太多。
介绍下基本情况,我30多一点,一个女儿,我们一家3口一直住在LG父母家里,我有自己的工作,挣钱不多,但是这些年靠自己活着,女儿也是我自己养的。
LG我已经记不得几年不正式上班了,天天家里打游戏,从来一份工作没有干超过3个月的,找工作,打游戏,又找工作接着打游戏,最后干脆都不去找工作了,全职打游戏,反复这样几年,我女儿从幼儿园上到了小学。
也就是去年吧,说要全职炒股(之前说拿2万出来炒,后续不知道怎么的),每天牛气哄哄的看上去赚了几千万的样子,一年的时间,把这些年存的买房子的钱都套进去了,我问他还说没亏多少,总之是买房子的钱亏光了(我们在一个4线小城,房价不高,现在也没钱买了,首付也没有了)。
最近又找了份工资,工资不多,具体也没跟我说,发了工资也没有给过我和我女儿一分钱买过任何东西,倒是请别的女儿吃饭还开房。
呵呵,贱男
在《镜子》中,俞敏洪老师说:“他觉得父母就应该从孩子两岁的时候就开始陪孩子阅读,到五六岁最起码可以自己独立阅读,到十几岁达到一种习惯性阅读,而在阅读书籍的要求上没有提出非要阅读什么?那么在孩子的未来青春变化过程中,变成坏孩子后也不会坏到哪儿去,最起码孩子已经潜在的某些文化底蕴、文化修养、文化教养已然成为他行事的一个标尺,
有了属于自己独有的内在格局。”给予孩子的阅读不单单是提升孩子精神层次的愉悦,最起码在某些潜在的教导之中,带给孩子的世界是另一番别样的世界,而不单单是追求某些浅显的东西。突然想起院长说因为自己的职业关系,他经常和自己的儿子谈论的都是国际性的问题。我当时就特别的羡慕,一个孩子,我们只是想着先拉伸自己孩子的精神层次时,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却在思考提升自己孩子的国际精神层次,那将是一种思维格局的划分和潜移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