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乐业,但安居这个事情在中国很难被满足。
2016年3月,我家楼上搬来了一家子租户。要说楼上的房东也是个奇人,他把毛坯房租给了这么一大家子——两个老人、老人的两个女儿和她们的三个孩子。
因为毛坯房没有马桶,老头自己给装了个马桶,质量不行,整夜流水。我就上去找过他家,当时看到一大家子人,我心里那是很酸爽的。
随后,噩梦就开始了
打闹
刚搬来头几个月,不知道是不是过于兴奋,三个小孩每天在家追逐打闹。
是的,每天。
像楼上答主说的,现在楼板的厚度是8-12厘米,我家房高也只有2.8米,这帮可爱的小精灵每天就在我头顶三尺玩耍。我忍了。
高跟鞋
他家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喜爱高跟鞋到无法自拔的程度,除了上床睡觉,高跟鞋肯定是不会脱的。几点在客厅,几点在卧室,几点在厕所,我比她老公都清楚。
电动车和锤头
老头有一辆电动车,那个款式叫“中华载重王”,自重多少斤就不说了,那电动车放在家里,而且,总是莫名其妙的会倒在地上。
老头还有个爱好,就是在家干木匠活。拿锤头锤东西的声音,你能感受到他很快乐。
这是基本的声音套餐,也找过几次,除了怼我,没啥改善。
楼上尿尿、吵架、剁肉那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
让我神经衰弱,陷入崩溃的是这个:
睡前醒后挪床
楼上一家猛于虎,体质非常棒,
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挪床,挪凳子,穿高跟鞋叮叮当当走路。
每天晚上11点准时挪凳子,挪床,脱鞋,还有一些其他的动作,我实在想不出来是什么。
然后,平均挪床时间40分钟/次。
这个动作,从搬过来到今天早上,(可能搬走之前)都没有间断过。
住宅隔音差主要体现在两个部位:一是与左右邻相关的分户墙,二是与上下邻居相关的分户层间楼板。
原因:漠视,是主要原因
知情人士透露,房屋隔音差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设计环节、施工环节、销售环节的诸多因素如果处理不当,都会使房子的隔音效果受影响。
在住宅设计阶段,成本问题是开发商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控制预算的要求,往往让诸如隔音效果这样的要求被忽视——— 因为这意味着开发成本将加大。
在施工环节,开发公司为了布线方便,工人常常将插座设置在分户墙两侧的同一位置,这无疑使得两个插座中间的墙变得更薄,这个部位的隔音降噪效果也随之降至最低。
在销售环节,分户墙所用的不同材料也会影响住宅的得房率。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如果用煤矸石砖垒砌,分户墙将达24厘米厚;如果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垒砌,墙有20厘米厚,同样的建筑面积,后者的得房率要高于前者。但从隔音降噪效果看,墙厚的会优于墙薄的。
据了解,欧洲的所有墙体都超过30厘米,现浇楼板至少要达到20厘米才会有较好的隔音效果,现在国内住宅的楼板厚度为8-12厘米。楼板变薄,27层楼就能省下一层楼的高度;加上楼板变薄,房屋负载压力小,既省建材,又可降低建材品质。此外,目前在房地产领域推广的轻质环保材料,重视材料的能耗、重量、耐火因素,但很少考虑隔音性能,这些因素均影响了房屋的隔音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