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物价上涨避免不了。农资、人工等种地成本都在蹭蹭往上涨,可唯独粮食收购价涨幅不大;靠天吃饭的农民还要担心突发的天灾,一不小心没了收成,白忙一整年。进城打工好歹每个月有固定收入,花多少钱、存多少钱心里有个底。可种地就不一定了,今年运气好多赚的钱,到了下一年运气不好可能都赔进去了,这赚一年赔一年的事太多了。虽说进城打工不轻松,但操心的事少。什么时候浇地,什么时候放水都要算好,农忙时连续几天都不敢合眼,生怕耽误了农活;收割时请不到人只能自己全包,其中的苦累只有种过地的人才明白。所以,不是出门打工的农民不想留在家里种地,而是背井离乡的他们有着诸多无奈,希望今年进城打工的农民能多挣些钱,慰藉远离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之心。
我认为以前的农民工都会干农活,农忙时间要从工地或打工的企业请假回家务农,但是现在的新农民工根本就不会种地,他们吃不了种地的苦,不愿意学习种菜养殖的技术,嫌弃图里刨食赚的少还不稳定,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他们成了城市里低端服务业的从业者,比如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美容美发店员工,餐馆打工仔等等。大学生们在漂,他们也在漂。这一代年轻人遭遇的同样是留不下的北上广和不愿回的老破边穷的故乡。农民越来越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应该是一种进步的体现。毕竟国家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农业等第一产业人口就是应该不断下降的。
年轻人不种地,去打工也是不为之举,如果自己的土地比较少,在家种地的收益还不如打工两三个月挣的多,尔确种地风险大投资多,劳动强度高,收入低,其实年老的也出去打工了,在家的有的是看孩子,有的是岁数大了工厂不用了。
在未来十年,农村这种现象会在全国普遍存在,一路走去,看看现在农村有多少空的房子没人住,在说,现在的孩子也不可能在家种地,他们也不会种地。这种进城务工的现象应该引起重视,它反应了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是好事,还是坏,这个没有定义。遵循一个规律,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农民越来越少,这个是必然的。因为中国在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进步。这就必将导致中国经济的重心要放在工业这条道路上面。国家的提昌,时代的发展,还有农民对于工资的要求,都必然导致愿意务农的人越来越少,当然,这样也会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你是工业产生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第二是很多农产品都依赖于从国外进口。总得来说吧,好处是大于坏处的。
现在种地辛苦还不挣钱,如果遇上农产品价格低或者出售难,就会出现种地赔钱……我国人多地少,每户只有几亩田,就算丰收粮价高,几亩田也就几千块的收益。现在的年轻人宁可在城市里吃苦受累也不愿在农村的广阔田地施展手脚,所以农民越来越少是历史的必然现象,他符合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的趋势,符合国家城市化的战略。
今后的农村与市城差不多了,进城打工的农民会越来越少,农村的发展比城市快的话,返而城里的人去农村打工了,会把整个农村改变成城市化的农村!这样才会发展农村,农村发展了人也不会进城打工,今后快递业走向农村了,与进城打工一个样,应该发展自己的家乡,年轻人应该为自己的家乡多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