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高二的时候,实在不愿意在家里和父母相处,就一个人只身到了北京,努力赚钱是我唯一生存下去的方法,没有文凭,年龄太小(18岁)我只能去做无底薪的推销。第一月异常辛苦,我只赚到150元 不够交租不够吃饭,往后收入逐渐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父母的不容易,开始前三个月都不会主动打电话回家,后来每个月打1-2次 再后来基本每周都要打2-3次,与父母的关系逐渐好转。现在我给公司员工开会经常会说,人一定要孝顺父母,如果你连生你养你的父母都不孝顺,你不配做一个人,公司也绝对不会聘用这样的人。
有一次吵架,吵的特别厉害,我回房间重重的摔门,母亲很无助,哭着上了楼。我住楼下,第二天一早起来上学的的时候,我听到楼上依然在抽泣,那一刻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的心情。那一刻我愣住了,心疼了,真的心疼了,心疼了母亲。是怎样的心伤才能哭一夜。打那以后,我告诉自己不能在伤害她。于是我收起自己的小脾气,在学校安安稳稳的学习,成绩越来越稳定。村里所有的人都在看我笑话,看我母亲的笑话,我想为他挣口气。
突然间觉得自己很过分,我是从小被妈妈带着长大的,特别依赖妈妈,干什么都要妈妈一起去。但是初中以后,我和妈妈渐渐疏远,我不愿意她事事都管着我,跟着我。每次我要出去干什么事情,我妈妈只要说我和你一起去,我就立刻甩脸子说我不去了。现在想想真的很伤家人的心,妈妈当初有可能会很烦我这个难缠的小孩。之后我开始控制自己的脾气,跟妈妈讲话也极尽耐心,减少会烦躁不安的态度,越来越理解父母,学会换位思考。
开家长会讲估分报志愿那天早上,我爹在学校门口的早餐店边吃边掉眼泪,突然第一次想爹妈这三年是怎么过的,整个人就崩溃了后来,按照勤奋程度也算运气了,上了个还不算那么差的大学,四年拼命拿奖发文章做学生工作,以弥补爹妈没看到孩子进名校的遗憾。其实我知道他们对我并没有功利的要求,也从来没逼着我考研考博考公务员,但自己一直过不去那个青春期不像话的坎儿。
猛然有一天,你看到万家灯火,你会想起归宿,想起妈妈的音容笑貌和一桌好菜。造成这样的转变的,是期间形形色色不相关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点一点滴注你的思想。叛逆期通常出现在自我独立意识觉醒的萌芽时期,这时,你和你父母在一个家庭里面的地位还不对等,父母几乎独自承担着家庭的命运,自然也掌控着决策权。
外公过世吧。在我大一的时候,有天天没亮就接到妈妈电话说来接我去老家,外公走了。在经历了守夜、哭丧、行礼、火化、落葬等一系列程序后回到家,我妈在整理东西时说了一句话:妈妈现在没有爸爸妈妈了。说着眼睛就红了。从那时起就再也不和她吵架啦,只希望她能健康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