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研究者认为,即使行星没有撞击地球,恐龙仍然会结束统治,哺乳动物进化比恐龙更快。但是假设恐龙能够活下来,那么什么因素可能塑造他们的演变,气候变化可能是第一大障碍,550万年前全球平均气温达到88摄氏度,全球大部分地区都有雨林,所以许多长颈鹿科的动物可能会增加的更快,并且在较小的时代繁殖,体积缩小。白垩纪另一个趋势是,开花植物或被子植物的兴起,如果植物进化继续存在现代,那么食草恐龙几乎肯定以开花植物为食。恐龙的体型将会整体下降,巨大体型将会消失。
在白垩纪晚期,鸟类已经种类繁多。"翼龙的多样性已经下降,"霍尔茨说,原因可能就在这里。存活下来的翼龙包括巨大、无齿的神龙翼龙,有些神龙翼龙展翼宽度达到12米,相当于一架双翼机。对于神龙翼龙是否有飞行能力仍有争论,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世界,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新西兰这样的岛屿被奇怪的陆地生物翼龙所主宰,在我们的时间线里,这些地方曾经是不具备飞行能力的象鸟、渡渡鸟和南方巨恐鸟等的领地。
奈什称,如果恐龙存活下来,其多样性可能并不亚于现代鸟类。不过,哺乳类动物就是另一回事了。虽然当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哺乳动物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1.6亿年,但是它们一直都是"边缘的、躲藏在暗中的小动物,"布鲁赛特说。它们种类多样,但是通常体型较小,而且局限在特定的区域。"小行星毁灭了主宰地球的恐龙后,它们才获得自由。"他说道。
海洋是又一个恐龙几乎没有探索过的领域。棘龙等会涉足河口和河流环境,甲龙的化石常常出现在海洋的沉积物里,它们曾生活在海岸线上。棘龙或甲龙是否可能沿着哺乳类鲸鱼的路线,进化出在海洋中生存的能力?它们可能还是会回到陆地产卵,或者也可能像鱼龙和蛇颈龙一样在海洋里产下幼崽。
如果恐龙没有灭绝,那么恐龙会逐步进化,体型逐渐缩小(体型大不利于生存竞争),进化成高智慧生物,像恐爪龙,据说可以进化成恐人,因为他体型小,脑袋大,相当聪明。由于恐龙统治世界,哺乳动物不会得到很大发展,所以哺乳动物的比例会很小,人类也不可能出现。
有人说恐龙进化类似人类,会拥有高智商,我不认同。因为恐龙在体格上和捕猎技术上拥有优势,如果不灭绝再进化,只会变得更凶猛,像人类拥有高智商是不可能的。而人类在体格上比不过很多动物,大自然的奇妙,脑子是个好东西,进化而拥有高智慧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