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崩溃的是江苏盐城特产泥螺,第一次男朋友家是过春节的时候,当时看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的,吃泥螺的动作有点像吃螺丝的感觉。我是比较喜欢吃海产品一类的,所以就还是跃跃欲试的。当时准备下手的时候就看见男朋友一脸看好戏的样子,当时没有想那么多。想象中应该有海鲜的那种鲜味。结果吃下去一大股奇怪的味道,很大的腥味不说,那个酱也是说不出来的味道。
屈头蛋,可能有些网友不知道这是什么鬼哈,这是一种半孵化的小鸡小鸭,未出生的状态。也许是困难时期老祖宗们舍不得丢掉这些孵化了一半就没用了的小鸡小鸭蛋蛋们,所以加点调料煮一煮或者烤一烤就做成了他们眼中的美食,从而一直流传至今。哎,不说了,看都看不下去哪里还吃的下。
我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在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个湖南人,我相处的十分融洽,仿佛相见恨晚的感觉,他非常的热情,每年回家都给我带来许多土特产,什么腊肉、腊鸭,我吃着就是有点咸,还能接受。有一年给我拿来了一个给力的土特产,非常给力,就是一种类似果核的东西,一半一半的,焦黑,看着跟木头似的。我从来没有吃过那种东西,拿起一个就想往嘴里放。他拦住了我,说你没吃过,先撕一半,你先尝尝。我问他这是什么,他说是他们那得口香糖,至于吗,能有多大劲。扔在嘴里开始嚼起来,感觉就是在嚼木头还有汁,微甜的口感。过了一会才知道这东西的威力,先是脸跟个猴似的通红,他给给给的笑个不停,就那样的。你还就吃一小半,吃多了劲更大,就是槟榔,那是我第一次吃槟榔的表现,服了,也佩服南方人能一边抽烟一边嚼槟榔。
我说一个我三奶给我奶奶的土特产吧。当时拿过来的时候,真的觉得好恶心啊,酱里面都是生蛆了,还翻滚着,我的天呢,想想都觉得受不了了。酱豆呢,是西瓜酱,就是西瓜和酱豆在一起拌出来的酱。制酱豆的时候,要先把豆子弄发霉,上面长了一层霉膜,然后再在坛子里腌制,口一定要封好。具体怎么弄,我也不太清楚了。
湖南的灯芯糕,亲戚来做客时送的,第一次见到时还以为就是普通的甜味的云片糕。没想到那个味道这么的“独特”。调味用的是桂油!就是我们广西特产的桂皮提炼出精油,然后湖南人用桂油做了这个灯芯糕,味道重的……请自行脑补。再没吃第二次。
咸鱼、晾干的海产品,我和女儿都不爱吃有腥味的东西,朋友每次回老家都会给我带来一些咸鱼、海八宝之类的海产品,我不太会做也不爱吃,放在家里还有好大的一股腥味,直接拿去扔了又觉得可惜,每次她送来我都告诉她下次别带了,可她总以为我是客气。






